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宗交易机制作为普通交易机制的有益补充,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证券市场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在市场份额中快速上升,大宗交易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大宗交易制度的出现不但能活跃大额股权的转让和降低交易成本,对推进市场主体整合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关于大宗交易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本文的实证分析是对我国大宗交易的一个初步探讨。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大宗交易对股票价格和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与国际证券市场一样,我国证券市场的大宗买入和大宗卖出同样存在不对称的价格影响,大宗买入对价格的永久影响较大,而大宗卖出对价格的临时影响较大。不同的是,我国股票价格在大宗买入后持续上涨,有明显的追涨现象。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小股本股票的价格容易受到操纵,本文按照股票的流通股本规模将大宗交易分为大中小3组,发现不对称价格影响在小流通规模股票中最为严重,大宗买入对价格的永久影响很大,有明显的助涨效应。本文还发现相对方的流动性深度在大宗交易发生前骤然增大,大宗交易一般在相对方能提供较大流动性的时候发生,表明我国证券市场虽然交易活跃,但流动性深度仍然不足。本文最后提出证监会有必要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教育,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打击内幕交易力度,同时加强大宗交易机制的建设,为日益壮大的机构投资者的大额交易提供良好的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