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羊峡大坝变形性态分析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mxfy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羊峡大坝从 1986 年 10 月下闸蓄水开始运行以来,经历了 1989 年 50 年一遇洪水,1999 年的 2581.08 米高水位的考验,其间大坝变形方面曾出现过一些“疑点”,尤其是 1999 年在大坝安全鉴定工作中发现的坝下游面存在的裂缝(经检测,裂缝最大深度约 6 米)。那么,上述变形“疑点”和裂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裂缝是否稳定?裂缝对大坝的整体强度有何影响?正确回答这些问题,便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在研究方法上,首先,对存在变形“疑点”的水平位移进行了全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采用了时空分析法,定量分析主要是建立点和时空数值模型(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分离各个分量,对大坝水平位移变形性态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对大坝变形“疑点”进行疑释);其次,针对龙羊峡大坝的特点和裂缝分布情况,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监测资料分析裂缝发生的荷载工况,依据设计和反演参数,选择计算参数,然后用有限元分析典型荷载工况的位移,以实测值和计算值比较,验证有限元模型和计算参数的合理性,以此分析典型工况的温度场,以及不考虑横缝作用与考虑横缝作用时龙羊峡大坝下游部位的应力,以分析裂缝的成因,同时,采用外推法计算了典型荷载下典型裂缝的应力强度因子,据此分析大坝下游面裂缝的稳定性。最后综合上述分析,得出大坝变形性态评价结论如下:①大坝水平位移总体上呈年周期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库水位也有重要影响,尤其对坝基有重要影响;时效分量稳定或趋于收敛稳定。因此,大坝水平位移变化总体上正常。②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后认为,龙羊峡大坝下游面的裂缝主要是温降引起,较高水位也有一定的影响。③由裂缝的稳定性分析得知,大部分裂缝趋于稳定,仅个别垂直向裂缝还未稳定,但当其深度扩展到 3~4m 或遇到下游面的纵缝时将稳定。裂缝对大坝的整体强度影响较小。④大坝水平位移的变形“疑点”主要是观测或特殊荷载引起,其中特殊荷载引起的变形过程为正常调整过程。
其他文献
给水管网优化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从管网的建模、节点流量的计算、初始流量的分配、优化计算到管网图形和等水压线的绘制,涉及的因素很多,任何一部分的改进与完善都有利于
本文拟从博物馆实践的角度出发,就博物馆公众参与提出几点看法.从公众参与博物馆的程度出发,本文将公众与博物馆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公众参观博物馆。第二层次:公众参
异重流排沙是多沙河流上的水库蓄水运用时唯一能够减少库区淤积的措施,也是水库排沙减淤的一种重要方式。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是小浪底水库的主要开发任务之一。其减淤作用主
选取罗布泊地区S235沿线不同公里处天然盐渍土为研究对象,进行盐渍土基本性质试验,并利用自制冻融循环设备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探究冻融循环条件下盐渍土的盐-冻胀变化规律、土
学位
糯扎渡水电站是澜沧江中下游梯级规划八座梯级电站中最大的水电站,其施工总布置牵涉到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各部分施工本身亦随时间推进而不断变化,大量动态信息难以把握。为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