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问题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er1978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公民意识则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需要良好的公民意识作基础。大学生是国家各项事业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以及他们对于社会作出的贡献。高校作为大学生实现自身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应当充分认识到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实意义,完善高校德育体系,把公民意识培养和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后,关于公民意识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和分析高等教育阶段的公民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以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平。  公民意识培养起源于西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西方国家公民意识的发展的经验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多启示。我国的公民意识培养开展得比较晚,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渐丰富的,对于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培养方法,我们要借鉴国外成功的公民意识培养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出适合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合格公民。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一方面分析了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容和意义;另一方面以我省部分高校为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最后,通过分析认为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是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容体系有待完善;第三,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方式还需要创新。所以本文最后认为,要解决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以上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国家和社会对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提供依据和保障;第二,加强理论研究,确立明确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体系;第三,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公民意识培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网络空间等来加强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这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做出一点贡献。
其他文献
当前,“三农问题”已经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的发展,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明确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高投入、低效益和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那么运用什么样的科学理论对其进行指导和改造,使其高效、可持续地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2006
学位
近十年来,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愈来愈强烈,高等院校独立学院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诞生的院校,从诞生之日起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