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寻中国文化发展史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似乎和平的时代,人们的物质财富比较充裕,相较而言,动乱的时代则更容易引起人们对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证明了这一点,被称为中国思想史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的魏晋南北朝,再次应证了这个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苦不堪言,相比于肉体所受的苦难,他们的精神世界却较为自由解放。传统礼教对人们失去了原本的束缚力,他们逐渐解放自我、任意而为。这一时期文学进一步自觉,人们加深了对各种文体的认识。滥觞于先秦,成形于两汉的小品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快速发展,小品文史上呈现第一个创作高潮。小品文在此期创作兴盛,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等方面有着密切关联,但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促成的。魏晋南北朝小品文内容丰富多彩:写景记事,状物言情,说理议论……人世百态,无所不包。魏晋南北朝小品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表现出不同的创作特征:魏晋之际通脱与多样化的小品文风格并存;两晋小品文有了新的变化,西晋以潘岳、陆机清绮的小品文为代表,东晋陶渊明、王羲之的自然清新之作成就最高;南北朝小品文“绮丽”与“质朴”对持分流,但也有融南北之长的小品文作家——庾信、郦道元等。南北朝时期人们的山水观念发生了改变,山水作为独立意义的审美对象进入作家的视野,走进小品文,因而,开拓了山水小品,拓展了小品文题材范围。魏晋南北朝小品文创作繁荣,数量可观,因而形成了自身文体特点与审美特色。此期小品文短小精悍且兼容各体,对后世小品文创作有范式意义。魏晋南北朝小品文言近旨远,幽默风趣,感情真挚,耐人寻味,是文学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