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是全球继肺癌之后的第二大癌症。在发达国家,是导致男性死亡的第三大癌症。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12年约有241,704的前列腺癌新病例,约28,170的患者死于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治疗取决于病人的年龄、整体健康水平和癌症的阶段。现在可行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包括积极地监测、外科手术、放射疗法、激素疗法和化学疗法等。但是,由于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经治疗后极易转化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当前缺乏针对此类前列腺癌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前列腺癌死亡率和复发率都非常高,所以迫切需要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蔓荆子黄素(3’,5-dihydroxy-3,4’,6,7-tetramethoxyflavone),是从中药蔓荆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在中国作为一种抗炎药物被长期使用。据报道,蔓荆子黄素对多种癌细胞都有作用,包括人类宫颈癌细胞系Hela,肝癌细胞系HepG2,肺癌上皮细胞系A549和白血病细胞系K562等。蔓荆子黄素对癌细胞的作用为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和促进细胞凋亡。但是,尚未有报道阐明蔓荆子黄素对人类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阐明蔓荆子黄素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MTT法的结果表明,蔓荆子黄素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PC-3细胞的生长,IC50~28.78μM。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毒性的试验表明,蔓荆子黄素对小鼠脾细胞有着微小的细胞毒性。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PC-3细胞内细胞核发生皱缩和DNA断裂。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蔓荆子黄素诱导PC-3细胞的凋亡效果,结果显示,蔓荆子黄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了PC-3细胞的凋亡。PI染色结果显示蔓荆子黄素将PC-3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DCFH-DA染色法显示PC-3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罗丹明123染色法显示PC-3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此外,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蔓荆子黄素能够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使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激活Caspase-3等方式促进PC-3细胞的凋亡,并能够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DK1和Cyclin B1的表达。综上所述,蔓荆子黄素在细胞水平能够有效的发挥促凋亡作用,且对正常细胞无杀伤,因此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可能成为一种有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