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生命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体。自然性是基础,社会性和精神性则表征着人之为人的高贵。而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宝贵人才,他们对待生命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德育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并能积极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德育视角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为了增强其实践可操作性。目前,生命教育已由理论研讨转向实践探究。尤其是中小学生命教育在实践环节已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则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生命教育、和德育的相互关系出发,明确了生命教育是德育的基点,关注生命是德育的本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在德育中的缺失表现:生命价值迷失、生命能力不强、道德责任感淡化。其原因是一元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冲突、重知识轻情感的德育倾向、重虚拟轻现实的交往方式。对此,德育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提出了对策:其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而学校德育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力量,并鼓励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引导社会积极参与生命教育。其中,生命德育课堂是主渠道,包括“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课程内容,强调生命体验的德育课程实施,促进师生生命发展的德育课程评价。家庭德育要树立“能力和道德”并重的人才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社会德育要营造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生命教育是为了主体的健康、幸福、自由而进行的,是德育的价值追求,也是德育的内在形态。德育视野下的生命教育就是要在实践中贯彻和落实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内容,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强德育实效性。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逻辑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有益的启迪,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推动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