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当下时代发展的主题,而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却又逐步激化,这便对水务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履行自身社会职责等。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对水务PPP项目越来越苛刻,当下政府承担着十分沉重的财政压力。新的公私合作模式PPP的出现,使得政府建设大型基础设施时不再捉襟见肘。尤其是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水利项目建设上采用该种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资金需求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风险是复杂的,客观存在的。私营部门需要做好风险的分担,才能更加顺利的完成PPP项目的建设,并获得预期的运营收益回报,所以水务企业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和风险评估工作,有效的防范PPP模式下可能产生的风险,使项目能够顺利的竣工,通过合格检验,给投资方带来可观的收益。因此,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归纳现有PPP项目的理论基础,以碧水源与潜山县十三个乡镇合作建设污水处理厂为例,全面识别并分析其应用PPP融资模式的潜在影响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碧水源应用PPP模式的各风险因素进行层次化处理,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层次结构,构建了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权重进行排序,以完成风险评价,得到结论项目内部风险大于项目外部风险大于项目参与方风险。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将PPP模式应用于碧水源公司等水务企业,对风险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首先,对于项目内部风险管理,建议各企业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大力研发专有的污水处理技术,最大程度上控制好设计风险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工并投入使用;对于项目合同风险,企业应当提高运营效率,规避由于处理合同的效率低下而不能按时回收资金,影响企业正常运作。接着,针对项目参与方的风险管理,水务企业应充分了解并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防被同类企业在业务能力上赶超,蚕食自身的市场份额;企业不能仅仅依赖银行提供的贷款,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风险;水务企业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条款中详细明确第三方应当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风险。最后,针对项目外部的风险管理,水务企业应当认真对待法律政策,因为其既可以产生利好的收益,也可能带来变动的风险;并且水务建设单位要警惕气候变化,做好保护工作,防止自然灾害破坏建设情况;同时要注意舆论的影响,避免公众的不满对项目进展产生影响。同时分析碧水源之所以能取得行业领先地位的原因,希望同行业其他公司能向其借鉴成功做法。第一点:碧水源的融资风险因素较小。碧水源于公司成立之初便重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其与国开行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的协议,直接使得其融资风险在水务行业中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同行业其他企业我们应该寻求更多的财政支持,而不是仅仅依靠银行贷款。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联系,控制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降低融资风险。第二点:市场竞争风险因素与项目前期设计风险因素相对较小。由于碧水源有完备的专利技术优势,所以能在污水处理行业PPP市场上占得先机。因此同行业其他企业应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以创新推动新发展,降低市场竞争风险与项目前期设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