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漯河烟区为基础,结合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钾氯含量的研究,分别对烟苗沾根移栽烤烟钾含量和不同覆盖方式移栽烤烟的氯含量与其大田农艺性状方面,常规化学成分、物理性状等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烟苗沾根移栽对漯河烤烟钾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不同沾根移栽处理对烤烟不同生育期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但沾根处理烤烟大田农艺性状普遍高于对照处理,说明移栽时根部沾取肥料增效剂能提高土壤活性,促进烟株养分吸收,对烟株生长有促进作用。烤后样物理性状方面,沾根处理除单叶重和含梗率比对照处理稍低以外,其他各指标均好于对照处理。烤后样外观质量方面,沾根处理烟叶烤后样烟叶成熟度更好,落黄更充分,橘黄色烟叶所占比例高,叶片结构和身份均适宜。烟样化学成分上,沾根处理烟碱含量和氯含量较对照处理均减少了15%以上,而且三个部位烟叶钾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14%、27%和9%,但糖碱比和氮碱比总体来说都不高,会对烟叶的吃味和刺激性有一定影响,这可能与糖类物质转化不充分和土壤氮素含量丰富有关,总体来说,沾根处理烟样化学成分更协调,与优质烟叶各种化学成分含量最为接近。2.不同覆盖方式对漯河烤烟氯含量及品质的影响在大田农艺性状方面,不同处理各指标间差异显著,主要是前期覆膜调节了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动态变化,不同处理在各生育期中的农艺性状指标均为前期覆盖地膜,团棵期揭膜后垄上覆盖秸秆最好,说明采用“前膜后秸”覆盖栽培,能够在烟草生育的不同阶段保持比较好的水分条件,在生育前期,通过地膜覆盖显著提高地温,在中后期,通过揭膜、培土和覆盖麦秸,减少地表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培土使得烟株增生大量不定根,有利于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协调。此外,秸秆覆盖可以抑制杂草滋生,降低表层土壤结构的破坏,提高土壤通透性,有机质逐渐分解矿化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增加土壤钾素的输入量;土壤温度和地表蒸发的下降也抑制了土壤中游离性极强的氯离子在土体中的向耕层土壤的聚集,从而降低烟叶对氯离子的吸收。在物理性状上,各处理间也有显著差异,在不同部位的烟叶中,各处理烟叶总体变化趋势为前期覆盖地膜,团棵期揭膜后垄上覆盖秸秆>全生育期垄上覆盖秸秆>当地习惯,移栽时实行垄上地膜覆盖(30d后揭膜)>裸地不覆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农艺性状上的差异,说明后期秸秆覆盖对烟叶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使烟叶成熟度更好,各物理特性指标也较好。不同时期烟株杀青样化学成分结果显示,纵观整个四个不同时期,随着烟株生长,各处理烟碱含量变化趋势均为先减后增。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移栽后30d有小幅下降,随后开始逐渐上升,且以前期覆盖地膜,团棵期揭膜后垄上覆盖秸秆含量最为接近优质烟含量。钾含量一直逐渐升高,到移栽后75d开始减少。氯含量在移栽后45d左右达到最高,随后开始缓慢减少,减少幅度以前期覆盖地膜,团棵期揭膜后垄上覆盖秸秆、当地习惯,移栽时实行垄上地膜覆盖(30d后揭膜)较大,说明后期秸秆覆盖对氯含量吸收的减少有明显作用。化学成分上,“前膜后秸”履盖栽培方式适合土壤C/N调节、增加有机质和生物活性,使烟叶化学成分更协调,烟碱含量接近优质烟烟碱含量,氯含量显著低于全生育期覆膜和裸地栽培,钾含量以前期覆盖地膜,团棵期揭膜后垄上覆盖秸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较对照处理提高了15%以上。总氮含量变化也趋于优质烟总氮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