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环境管制措施。节能减排能否实现环境和绿色经济的双赢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中国经济问题。基于绿色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的双重分解,本文首次构建两期权重修正罗素模型(BWMRM)、两期边界调整模型(BBAM)和两期范围调整模型(BRAM),比较研究资源环境约束下节能减排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机制,分析节能减排能否实现环境和中国绿色经济双赢。研究发现,1999-2013年,中国绿色生产率实现了增长,技术进步是核心动力,效率恶化产生了微弱的负效应。从要素分解看,节能减排绩效是绿色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减排绩效优于节能绩效,SO2管制比COD管制更有效。节能减排主要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绿色生产率增长,进而实现环境和绿色经济的双赢,“波特假说”得到验证。三大地区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面临权衡,东部和中部分别通过“管理减排”和“自然减排”实现环境和绿色经济的共赢,东部效果更佳;西部“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增长模式最终导致环境和绿色经济的“双重恶化”。作为“学习者”,江苏、山东、辽宁、天津、四川和贵州的节能减排效率明显改善,显著阻止了中国绿色效率的进一步恶化;作为“创新者”,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和福建不同程度推动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有效地促进绿色生产率增长。此外,国内三种专利授权数、R&D投入强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对节能减排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节能减排可以通过强化节能减排技术与管制,优化产业结构,挖掘节能和COD减排潜力,实施区域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进一步促进中国绿色生产率增长,推动绿色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