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针对现阶段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这一现象,探索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本身是一种复合能力,学习分析化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复合能力。分析化学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内涵,内容涉及面广,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化学教学,可以进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积极、坚强的性格,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才能较快增强。分析化学同时还是一门实验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严格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熟练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实验中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宗旨,倡导一种学生自觉、主动、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去探索新知识和掌握新技术的本领,使之尽可能的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择业以及选择技术型岗位的能力,达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文中系统分析和阐述了“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发展现状和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化学与新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系,以及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结合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的分析化学教学实践,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乳品专业学生分析化学教学为切入点,对03-1、03-2两个教学班在分析化学教学中进行有目的的方案设计并实施,同时与没有开展此项工作的乳品专业00-1、00-2两个教学班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并取得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必要的、可行的。学生通过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系统的学习和指导,在职业技能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就业及选择专业技术型岗位的能力明显增加,达到了学生自主的意义建构,使学生真正达到就业、择业、乐业。力求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