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塑料品种之一,但PVC存在缺口冲击强度低、加工性能差、耐热性差等缺陷,限制了PVC的进一步发展及广泛应用。因此,需要对PVC进行改性、研究以期得到高性能的PVC材料。PVC同其它性能相对优良的聚合物材料特别是工程塑料共混是克服这些缺陷很好的方法和一条实现PVC工程化的有效途径。尼龙6(PA6)是发展最早的工程塑料之一,它具有弹性好、力学强度高、韧性好、耐磨和自润滑性优良等优点。PVC与PA6共混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PVC/PA6合金材料。本文采用磨盘式固相力化学反应器共碾磨PA6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使PA6固体颗粒得到粉碎,破坏了它的晶体结构,从而降低了PA6的熔点;同时,在共碾磨的过程中实现了PA6与SMA的固相力化学接枝,制备了PA6-g-SMA接枝共聚物,作为PVC/PA6共混的增容剂。红外光谱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产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SMA的特征峰1778cm-1和1858cm-1,说明PA6和SMA发生了接枝反应。测定了接枝物PA6-g-SMA的接枝率,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分别研究了接枝率与PA6/SMA质量配比及接枝率与共碾磨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接枝率随着PA6/SMA配比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配比是5/2时接枝率最大为1.41%;接枝率随着碾磨次数的增多而先增大后减小,碾磨次数是15次时接枝率最大为1.25%。PVC与PA6共混制备了PVC/PA6合金材料,没有加入相容剂SMA时研究表明,随着PA6加入量(PA6/SMA质量配比)的增大,共混合金材料的冲击强度曲线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PA6含量3%的3.98kJ/m2下降到24%的1.38 kJ/m2,拉伸强度曲线整体亦呈现下降趋势,从PA6含量3%的49.76MPa下降到18%的34.41MPa,扬氏模量曲线先上升后下降;加入相容剂SMA后,研究结果表明,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曲线先上升然后下降,拉伸强度曲线和扬氏模量曲线整体趋势也是先上升后下降,PA6加入量为12%(PA6/SMA质量配比为4/2)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扬氏模量最大,分别为4.62kJ/m2,56.57MPa和1730MPa,是纯PVC的1.1倍、1.2倍和1.5倍,说明SMA是PVC、PA6共混良好的相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