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合保险策略产生于80年代的美国,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基于期权的组合保险策略(OBPI)和动态调整策略,其中固定比例组合保险策略(CPI!策略)由于具有灵活、实用等特点而受到高度关注,并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将CPPI策略和OBPI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笔者发现,无论是到期价值还是四阶矩都可以看出两策略间并不存在绝对占优策略,投资者必须依各自偏好作出策略选择。通过对两策略的动态行为分析可知OBPI为风险乘数不断变动的CPPI,且OBPI的避险参数Delta、Gamma与Vega在期末时会因股价水平不同有较显著的改变;相对的,CPPI的避险参数多为时间的递增或递减函数,从而反应出CPPI时间不变性的特质。参数Delta可解释不同股价水平下OBPI与CPPI价值的变化,Gamma则说明价外与平价时OBPI交易成本较CPPI高,而Vega表示波动性增加对OBPI是有正面影响,但对CPPI却是较负面的。
通过利用上证综指的历史数据,将CPPI策略和买入持有策略进行了对比,笔者发现CPPI策略在市场行情处于空头行情时,可以很好地起到保护投资者最初设定的保险额度的作用;在股票市场先跌后升时,CPPI策略效果不如买入持有策略。CPPI策略中最低保险额和风险乘数设定的不同,会导致CPPI策略的绩效产生较大的差异。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要保比率的设定如果超过100%,就可以绕过金融产品不能承诺收益的法律障碍,这为市场的产品创新提供了广阔的遐想空间。最后要指出的是,大多数情况下CPPI策略的交易成本比买入持有策略高,这会抵消掉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收益。
最后本文通过对保本基金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CPPI策略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