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斜视猫成肌细胞在外源性IGF-1刺激下增殖分化及IGF-1基因表达变化,探讨共同性外斜视药物治疗可能性。方法选取健康幼猫(4-6周)9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加药组(A组)、实验对照组(B组)及正常对照组(C组)。A、B组通过外科手术制作外斜视模型,于术后3个月取内直肌,通过差速贴壁联合二步酶消化法,进行体外成肌细胞培养,A组加入100ng/ml外源性IGF-1, B组不加。观察比较各组成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融合率。RT-PCR测定三组细胞IGF-1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①成肌细胞生长曲线:A组生长曲线明显高于B组,且曲线左移;C组生长曲线高于B组,且曲线左移;A组与C组间无明显差别。②融合率:A组、C组融合率均明显高于B组,且达到融合最大值时间早于B组;A组与C组无明显差别。③IGF-1mRNA表达量:A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实验性外斜视猫弱侧肌中成肌细胞增殖分化能力较正常猫降低。②实验性斜视猫弱侧肌中IGF-1表达较正常猫降低。③外源性IGF-1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斜视猫弱侧肌成肌细胞的增殖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