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痉定眩汤联合牵引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状的临床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解痉定眩汤联合牵引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肝阳上亢型)眩晕症状的临床疗效。通过口服解痉定眩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肝阳上亢型椎动脉型颈椎病并采用眩晕VAS评分法、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以及TCD检测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评价该疗法对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状的临床疗效,并对该疗法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方法:筛选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骨伤病诊疗中心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以及中医肝阳上亢证的辨证标准。依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4.43±6.04(岁),平均病程5.89±2.60(周);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6.57±5.70(岁),平均病程6.33±2.51(周)。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给予口服解痉定眩汤,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100ml,对照组给予口服全天麻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两组患者均给予坐位枕颌带颈椎牵引治疗,每次牵引20分钟。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眩晕VAS评分、FS-CSA评分(包括心理状态评分、功能状态评分和总评分)以及TCD检测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并根据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的随访情况,再次进行FS-CSA评分,以评价两种疗法的远期疗效。
  结果:1.经过2周的治疗,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2.33±1.40,与治疗前评分6.53±1.46相比,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3.13±1.55,与治疗前评分6.87±1.36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相比,P<0.05。
  2.两组治疗后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的血流速度,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均为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相比,均为P<0.05。
  3.两组治疗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功能状态评分以及总评分,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均为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功能状态评分以及总评分相比,均为P<0.05。
  4.随访时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功能状态评分以及总评分,分别与治疗后对比,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对照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功能状态评分以及总评分,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治愈6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治愈2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临床疗效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解痉定眩汤联合颈椎牵引疗法与全天麻胶囊联合颈椎牵引疗法均能够降低CSA患者的眩晕VAS评分和FS-CSA评分。但解痉定眩汤联合牵引疗法的优势更加显著,并且具有稳定的远期疗效。
  2.解痉定眩汤联合颈椎牵引疗法与全天麻胶囊联合颈椎牵引疗法均能够改善CSA患者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但前者的疗效更加明显。
  3.通过口服解痉定眩汤联合颈椎牵引可以很好地解除肌肉及血管的挛缩,恢复颈椎的力学平衡,改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甚至消除CSA患者的眩晕症状。此外,该疗法具有显著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方加唑来膦酸对肾虚痰凝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TRACP5b水平的影响,研究补肾化痰方抑制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KPS评分、骨转移灶、等效口服吗啡量等方面的改善情况,验证其疗效。  方法:选取60例符合乳腺癌骨转移纳入标准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第1-3天将所有应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的患者镇痛药用量滴定至NRS评
学位
目的:  观察止酸散治疗反酸(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客观地评价止酸散对治疗反酸病的有效性,为临床广泛推广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纳入临床观察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止酸散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8周为一疗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相关积分及症状减轻情况,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有无显著差异性,从而评价止酸散的临床疗效,在治疗
学位
目的:通过对明目逍遥汤治疗肝经郁热型视盘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为中医药治疗视盘炎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及有效的临床疗效。  方法:搜集肝经郁热型视盘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共计60例(79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39只眼),对照组30例(40只眼)。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观察及对比。其中治疗组口服常规药物加明目逍遥汤,对照组口服常规药物,两组均按照规定用药,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记录两组视盘炎患者
学位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评价益气止嗽方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肺脾气虚型肺炎喘嗽)的疗效,为益气止嗽方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肺脾气虚型肺炎喘嗽)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本课题研究共收集符合中西医纳入标准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肺脾气虚型肺炎喘嗽)患儿72例。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止嗽方口服,对照组给予小儿肺咳颗粒口服,两组治疗疗程均为7天。通过统计分析治疗组与
目的  本课题以五行学说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依据,系统总结孙玉信教授对“土生金”理论的认识及临床运用经验。进而丰富中医对土、金相关性疾病的理论认识,提高中医治疗土、金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研究思路  1检索文献。对有关“土生金”研究的文章进行综述,了解关于“土生金”理论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  2收集资料。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及时搜集导师运用“土生金”理论治疗疾病的医案,并将医案进行分类整理,
学位
目的:①此项调查研究是用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河南省郑州市某幼儿园全体2089名2~6(≥2;<7)岁儿童的体质进行调查,证实小儿怯弱体质状态客观存在,并研究此种体质状态儿童的人口基线分布与相关辨识特征。②了解小儿怯弱体质状态形成的危险因素。③为儿童体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④为促进儿童健康提供新思路。  方法:制定调查表(医师版:用于统计被调查学生的体征;家庭版:用于了解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小儿怯
学位
目的:对2017年9月-12月郑州市某幼儿园2-6岁(≥2岁且<7岁)2089名儿童进行体质调查,探讨小儿高敏体质状态(简称高敏体)的辨识特征出现频次及其与体质的相关性、高敏体在儿童中的分布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小儿高敏体的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为早期预防高敏体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在儿童体质状态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侯江红教授多年调理小儿体质状态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小儿生命体质特
学位
目的本项研究基于中医理论,在对以往先兆流产致病因素及发病机理研究的前提下,观察庞氏安胎止血汤对血热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探析庞氏安胎止血汤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血热型先兆流产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热型先兆流产患者80例,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组。治疗组40例,给予庞氏安胎止血汤口服,每天2次,每次1袋,每袋200ml,分早晚温服。对照组40例,给予口服地屈孕酮片,首次剂
学位
目的:  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傅金英教授在多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对防治产后病,尤其是在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本课题通过收集整理导师既往诊治过的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的临床案例、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等,对导师治疗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的理论依据、用药特点等进行总结,使其具有条理性、系统
目的:观察养阴止咳方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阴虚肺热型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并系统探讨其组方和用药特点,从而为其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与临床依据。  方法:本课题共收集满足中西医纳入标准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阴虚肺热型肺炎喘嗽)患儿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养阴止咳方口服,对照组予养阴清肺颗粒口服,疗程均为1周,通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积分变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