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是根据人基本的生态位,从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研究居住。住就是人的居住,是人的生态位的集中体现,是由人、建筑物(空间)和地点构成,是人生态位的体现。人的生态位是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既是生物个体,也是生态个体,具有多重生物属性。作为居住主体的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属性,具有功能性和社会性。建筑是居住的客体,其原材料物质来源于自然界,是人为人的居住所创造的社会生态系统空间。人是一个生物个体,作为生物个体他只能生存在符合于他的这种生物个体生存的生态环境之中,决定了具体的居住生态空间结构。衣食住行是居住的必要所需。卧室面积的大小、厨房的环境都是人基本生物学属性的必须。建筑技术的演替,农业文明下的建筑生态系统是农业建筑技术体系的功绩,工业文明下的建筑生态系统覆盖了农业文明的建筑生态系统。后现代的建筑生态系统从不同方面演替了工业文明建筑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乡村)生态系统的兼容并包。地理位置的影响,自然生态的特征也决定了人类生态居住的差异。居住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参照城市的规划设计,地形地貌等。社会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之一,离不开经济,人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分子是共同劳动生活的有机整合系统,是物质资料生产和消费的统一。生产领域是人类经济活动各部门、各工种的综合。社会生态系统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仅存在于生产领域,还应用于消费领域。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在居住这一层面是以个体的行为作为基本切入点,是生活习惯的变化。居住的区域文化使其表现形态各不相同,社会系统的发展始终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微观上讲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延伸,居住环境是文化的外在体现。城市化过程首要重点是城市常住人口增加,居住面积增加。城市和乡村的空间秩序不同,从传统村落走向城市化的道路,是空间秩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