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物材料人工晶体纳米微区表面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ture_007_007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关系到白内障术后的炎症反应及长期的视功能,临床观察可见PMMA材质的人工晶体植入后,患者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概率远远高于植入其他材料人工晶体的患者。本研究拟对不同材料人工晶体表面粗糙度及亲水角进行检测,探讨影响人工晶体眼内生物学相容性的潜在因素。   研究方法:   1、粗糙度测量:(原子力显微镜 Atomicforce microscopy,AFM),空间分辨率为纳米级的表征方法,是利用纳米尺寸的探针在样品表面进行逐级光栅扫描得到样品表面的形貌。使用无创伤镊子取出7枚新人工晶状体样品,固定在样品台上,安装导电针,下针,对后表面光学区的不同区域进行扫描分析,共振频率245kHZ,分辨率512×512,电脑软件Nonoscope8.0分析。   2、接触角测量:接触角是反应材料亲疏水性的一个指标,接触角越大,疏水性强。采用去离子水统一控制水滴大小,给注射器施加压力将4微升水滴在镜片表面,在接触的时刻连接电脑获得图像。   结果:   通过AFM电脑软件对所得图像进行分析:不同材质的IOL表面粗糙度均相对平滑,但PMMA材质的IOL粗糙度最大,硅凝胶的表面粗糙度相对较小。接触角检测结果显示:PMMA材质接触角小,丙烯酸酯和硅凝胶的接触角较大,说明晶体表面聚合物中非极性基团的存在减弱了材料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接触角大,疏水性强。   结论:   人工晶体粗糙度大,晶体表面有很多凹槽,导致细胞更容易在其表面粘附、沉积;水性的表面使材料对细胞的作用力强,导致细胞更容易在其表面粘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人工晶体生物材料表面粗糙度及亲疏水性是影响白内障术后的细胞反应的重要因素。丙烯酸酯和硅凝胶类人工晶体生物材料粗糙度小、接触角大疏水性好,相对PMMA材质的人工晶体表面更光滑,疏水性更好,是制造人工晶体较理想的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   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已上升到第二位,随着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很多农村和小城市的乳腺癌患者首先就诊于地方基层医院,其中很大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在首次就诊
前言: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的52%,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因此,对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