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向耦合优化模型的行业初始排污权分配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不仅导致了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还导致了生态功能的严重受损。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力结合点。但是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改善缺乏同步性。因此,如何在实现总量控制目标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进而改善环境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排污权分配作为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对总量控制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行业层面的排污权分配作为“区域-行业-企业”分配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可以基于行业间的差异性,对鼓励发展和限制发展的行业进行差异化排污权配额分配,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基于此,本文以污染物总量控制理论,影子价格理论和资源稀缺性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首先,总结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行业层面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并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其次,充分考虑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基于顺向优化方法和逆向优化方法,建立行业层面初始排污权分配双向耦合优化模型。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行业效益三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行业层面排污权分配方法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最后,以吉林省为例,在SO2排放量较高的行业间对初始排污权进行科学分配。并通过情景设定,对比分析不同情景中的分配方法,筛选出综合效益最高的分配方案。结果显示,2020年吉林省八个SO2高排放行业的预计总SO2排放量为19.24万吨,工业总产值为12729.07亿元。所有行业中,只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农副食品加工制造业在目标年会获得比基准年更多的排污权配额,因此这两个行业的经济发展是被鼓励的;电力、热力、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目标年获得的排污权配额相比于基准年的配额大量削减,意味着这些行业在规划期内将被严格限制发展;其余行业由于历史排放量相对较少,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五个情景中,应用双向耦合优化分配模型的情景五获得最高的综合效益评价分数,并且该情景得到的分配方案所获得的行业效益也是是大的,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还可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最大的综合效益。因此,利用双向耦合优化模型分配排污权可为今后行业层面的排污权分配模式提供有益借鉴,同时为相关决策制定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