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教是在中国早期封建时代形成的宗教.道教积累了大量经籍与文献资料,《道藏》即道教选编的图书总集.《道藏》经过近千年的编撰,不仅保存了道教的经书,也包罗了与道教有关的绝大部分珍贵典籍,这些典籍有很大一部分与科学技术有关.其中,化学和医学等方面的资料已经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对于其它的学科,重视程度远不及上述二者.迄今为止国内尚无专门著作探讨道教与物理学的历史关系,该文的主要工作即是对《道藏》中的物理学史料进行摘录,并加以分析研究.作者对《道藏》中的物理史料作了详细、深入的探讨,分具体物理学科讨论了道教的主要成就及其在中国物理学史上的地位.在研读《道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史料;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得出了新的结论.如在光学方面,发现了有关"七魄镜"、"双面镜"和球形凸透镜成像现象的三条新史料;介绍了道教在铸造金属镜方面的贡献,还分析了道教使用的金属镜纹饰的特点;此外,在镜面成像方面,就"谭峭四镜"与戴念祖先生进行了商榷;在晶体色散方面,对祝亚平提出的"最早的色散观察及其示意图"一说提出了质疑.在力学和声学方面,指出了谭峭等道教徒在相对运动和声音成因与传播等方面认识的历史价值.在热学和磁学方面,主要分析了道教在气象学和炼丹术中积累的与热学相关的经验性认识;还分析了道士判断磁石优劣的方法以及谭峭对磁石不取"惫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