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两种血运重建治疗方法——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与冠脉搭桥术(CABG)的比较,观察PCI术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0月—2010年8月,通过对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方法,确诊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根据临床情况以及SYNTAX评分和EUROscore积分进行综合评估,选取中、低危患者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高危患者建议其行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同时对2007年6月—2010年8月在我院心外科住院行冠脉搭桥术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通过查找病历获取临床资料,并进行SYNTAX评分和EUROscore积分评估。两组患者均进行电话以及门诊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率,再发心绞痛等。随访期间,有再发心绞痛症状者建议其行CAG复查。最后对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中,经冠脉造影检查共确诊ULMCA患者29例,根据临床情况以及SYNTAX评分和EUROscore积分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为低、中危患者23例,高危患者6例。高危患者中有3例坚决要求行PCI术治疗,因其临床情况尚可,LVEF>40%,遂同意其请求。低、中危患者中有1例不愿意接受介入治疗,要求药物保守治疗。结果PCI组共入选患者25例。所有患者的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6.43±11.12%,SYNTAX评分平均为21.4±9.2分,EUROscore积分平均为3.5±2.9分。其中左主干开口病变者7例,体部病变者3例,末段病变仅累及LAD开口者4例,仅累及LCX开口者1例,同时累及LAD,LCX者3例,均未累及者2例。有3例合并多支病变,但射血分数均大于40%。PCI组术中共植入支架37枚,均为药物洗脱支架(DES)。手术即刻成功率100%,住院期间无MACE事件发生。所有患者心绞痛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6~11%,平均9.4%。3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有心绞痛发作,但经冠脉造影检查支架内血流通畅,无支架内再狭窄。未发现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病例。CABG组共入选18例。所有患者SYNTAX评分平均为27.6±5.9分,EUROscore积分平均为4.4±2.8分。住院期间无MACE事件发生。随访期间,发生脑梗塞1例,心绞痛复发1例,经冠脉造影桥血管血流通畅,无明显狭窄。未发现其它MACE事件。经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在基本情况,生化指标,心肌标志物等方面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LVEF值CABG组比PCI组较高(51.16±13.31 VS 43.25±9.54,P=0.0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BG组ULMCA合并3支病变者多于PCI组(8.00% VS 38.89%,P=0.0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均可能与PCI组患者术前评估选择有关。EUROscore积分分值在两组患者中无统计学意义(3.5±2.9 VS 4.4±2.8, P=0.413,P>0.05)。虽然经SYNTAX评分的高危患者在PCI组较CABG组少(4.00% VS33.33%,P=0.015, P<0.05),但行总体平均分值比较(21.4±9.2 VS 27.6±5.9 P=0.46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中,PCI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CABG组相当,经造影复查均与靶血管无关。MACCE事件总体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经SYNTAX评分和EUROscore积分综合评估选择后,对低、中危患者行PCI术是安全的,可行的,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CABG术相比,疗效相当,但创伤小且恢复快。但是,对高危患者,为慎重起见,从患者的生命利益出发,应建议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对于不愿意行冠脉搭桥术而坚决要求行PCI术的患者,在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后,如一般情况尚可,LVEF大于40%,也可考虑行PCI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