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产生耐药,对许多抗生素不敏感,这一情况又导致临床治疗乳房炎时加重用药剂量,加大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风险。耐药菌株的出现及其传播,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耐药监测,而及时准确地掌握引起区域内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是有效治疗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关键。中药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既能抑菌杀菌,增强奶牛机体的免疫功能;又能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不影响治疗期间牛奶的食用,在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地区临床上常以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这四种抗菌药物治疗奶牛疾病,而mecA、aac(6)/aph(2")、erm和tetM分别为其主要耐药基因。为了了解浙江省奶牛乳房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评估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70株分离自浙江省杭州、金华、宁波和台州四个主要奶牛养殖区乳房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噻吩、苯唑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诺氟沙星、万古霉素共13种药物的药敏性,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耐药基因mecA、aac(6)/aph(2")、erm和etM的发生率。研究结果表明,7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噻吩、氯霉素、万古霉素敏感,主要对青霉素G、庆大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表型耐药率分别为90.0%、67.1%、50.0%和60.0%,耐药基因mecA、aac(6)/aph(2")、erm和tetM的检出率分别是92.9%、77.1%、48.6%和61.4%;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的符合率分别为97.1%、70.0%、87.1%和81.4%。
本试验根据前人研究,选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较强的3味中药生大黄、丹参、诃子和复方黄连解毒汤及其组成单方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采用琼脂打孔法研究这七味中药和复方黄连解毒汤对7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其次是黄柏和诃子,生大黄、丹参、黄芩和黄连解毒汤的抑菌作用一般,栀子的抑菌效果较差。该研究为中药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指导。
综上所述,奶牛乳房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对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现象,鉴于本研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且PCR检测耐药基因快速、准确,有可能检测到耐药基因尚未表达的耐药菌株,故临床上可通过PCR检测耐药基因从而监测细菌的耐药情况。同时研究发现,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显示出中药对细菌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可深入研究其具体的作用,以便使中草药在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