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慢性心衰及慢性心衰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ST2水平的变化及通过ROC曲线分析的方法,探讨sST2在慢性心衰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07月至2019年12月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心内科住院且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16例。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组(研究组共4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为74.1±9.5岁,慢性心力衰竭组(对照组共75例),男性44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为74.4±9.6岁。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心脏超声资料。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中sST2水平。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在血常规、ALT、BUN、Cr、UA、TG、CR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C、GLU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两组之间在血清BN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之间在血清sST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sST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组中,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血清sST2水平升高(P<0.05)。3.研究组与对照组中s ST2水平与BNP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311,P<0.05;相关系数r=0.481,P<0.01),两组sST2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361,P<0.05;相关系数r=0.242,P<0.05)。两组sST2水平与LVEF、血糖值无相关性。4.在研究组中,s ST2诊断慢性心衰合并2型糖尿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24,最佳截断值为169.014ng/ml,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是0.610和1.000。BNP的AUC为0.927,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36。在对照组中,sST2诊断慢性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最佳截断值为166.489ng/ml,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是0.787和1.000。BNP的AUC为0.956,两者联合检测AUC为0.971。在两组中对sST2和BNP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价。结论:1、无论慢性心衰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血清sST2水平与BNP、LVEDd均呈正相关,且血清sST2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而与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无明显相关性。2、根据ROC曲线分析得出无论慢性心衰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血清s ST2水平对慢性心衰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与BNP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