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鉴别诊断的角度探讨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思维,为临床早期认识和正确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分析2007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维,对1979年1月至2009年1月30年间国内外报道的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20例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进行复习。结果20例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中从事房屋修建、木工、清仓搬家工作的有5例(25%),农民4例(20%),园丁2例(10%)。死亡9例,治愈11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16例(80%),呼吸困难9例(45%),发热9例(45%),胸痛8例(40%),咯血6例(30%),喘息6例(30%),胸闷5例(25%),流感样症状2例(10%)。痰液性状可以为白色粘痰、黄痰、棕黄色痰及脓血痰等。常见体征为呼吸急促,呼吸频率通常大于30次/分,双肺听诊多可闻及干、湿啰音。动脉血气分析多表现为低氧血症。肺CT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浸润、多发结节影8例,伴有晕轮征3例,微小空洞2例;3例为双肺间质浸润;2例表现为肿块影。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表现为结节影增多、融合,肺叶实变,多发空洞形成及胸腔积液,往往变化迅速。20例病例中共19例误诊,误诊率高达95%,其中误诊为肺炎的占70%。结论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中,对于免疫功能正常,有可疑职业史或接触史,起病以喘息、干咳为首发症状,逐渐出现发热,咳痰,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病灶,呈进行性加重伴空洞形成,经验性系统抗感染治疗无效的病例,应警惕原发性侵袭性肺霉菌病的存在,需动态观察肺部CT的改变,反复作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及时作肺组织活检,争取早期认识和正确诊断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