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我国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住房市场化制度取代了福利分房的制度。十九年间,房地产价格在总体上保持不断上涨的趋势,房地产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逐渐释放消费潜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5-2016年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三、四线城市平稳,区域分化明显。2016年房地产市场呈现“一、二线城市高房价,三、四线城市高库存”的区域分化现象。2015-2016年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引来新一轮调控,短期依靠限购限贷,长期寻求建立长效机制。2015年11月政府就房地产市场库存量过大,提出去库存政策,其主要用意是防止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平稳房地产市场,寄希望于房地产市场带动消费增长,同时保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严峻而又复杂的房地产市场,研究我国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财富效应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利用2005年——2015年年度商品房价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年均消费支出等数据,在消费函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居民消费函数模型。首先,通过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来看,我国一线、二线城市房地产格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471和-0.0075,房地产财富效应为负,对居民消费均有抑制作用,三线城市房价对消费的影响系数为0.1009,房地产财富效应为正,对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长期来看,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房价对消费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464、0.037和0.0080,财富效应均为正,对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其次,从区域房地产发展不平衡、房地产市场结构不合理、不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过和城镇化进程不一致四个方面解释我国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财富效应存在差异的原因。再次,文章从房地产财富效应对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影响、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以及对城镇化进程影响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引起的社会经济影响。最后,文章从促进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和发展房地产金融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1)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特别是优化一线城市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供给结构,加强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建设;(2)规范整合住房租赁市场,引导居民租住房屋的消费观念;(3)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特别是增加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防止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4)完善房地产贷款机制,防范银行信贷风险;(5)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规范住房二级市场;(6)增加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住房用地供应,合理控制三线城市住房用地供应,稳定房地产价格。文章研究结论以期为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