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系统中燃气轮机仿真建模与动态特性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dongt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加剧,新的节能技术也不断出现。在应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措施中,综合能源系统具有较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优势,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燃气轮机机组作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常用发电模块,对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保证燃气轮机的高效、稳定运行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燃气轮机的稳定运行和优化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Siemens公司V94.2燃气轮机为研究对象,根据压气机、燃烧室和透平的结构特点,结合各部件的工作特性,采用模块化建模思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其中压气机和透平的模型均具有非线性,因此其建模计算采用文献推荐的方法。而燃烧室则根据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对其进行建模。
  然后进行实际压气机特性曲线的拟合,得到压气机特性公式。根据数学模型,使用Fortran语言编写燃气轮机各部件的仿真程序模块,在仿真平台上搭建燃气轮机整体系统仿真模型。为验证模型的精度,将仿真数据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误差均在1%以内。
  在仿真平台上,通过对压气机入口导叶角、环境温度、外界负荷以及压气机效率分别加入阶跃扰动,对燃气轮机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燃气轮机机组功率、机组效率等的动态响应特性,并分析了上述各扰动量变化对燃气轮机机组输出参数变化的影响。
  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和混沌粒子群算法两种不同的智能寻优算法,建立燃气轮机优化模型。对燃气轮机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得到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最大机组功率以及最大机组效率,并对两种算法的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算法的最大机组功率以及最大机组效率均得到提升。粒子群算法对压气机耗功、燃烧室温度、透平功率、机组功率以及机组效率五个目标函数分别优化了2.81%,5.50%,9.82%、2.60%和4.60%,混沌粒子群算法对上述五个目标函数分别优化了9.97%,11.67%,11.30%、6.90%和4.90%,显然,混沌粒子群算法对于燃机模型的优化更具有适用性
其他文献
六方氮化硼(h-BN)是一种典型的二维层状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常用于耐高温陶瓷和电子封装器件等领域。研究表明h-BN的性能对其微结构有强烈的依赖性。因此,利用微结构的调控,实现六方氮化硼性能的提高和新性能的开发,以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掺杂、复合等技术手段,对层状h-BN材料进行改性,并探索功能化h-BN在吸附、抗菌及催化方面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一步煅烧法制备碳掺杂的h-BN(C-h-BN)。利用XRD、TEM和BET等技术对所制备样品进行
柴油机具有功率大、效率高、机动性好等特点,是船舶运输及工业生产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其一旦发生故障不仅将带来大量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造成机毁人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及时、准确地诊断出柴油机潜在故障,并进行故障报警和定位,是保障柴油机安全、可靠运行的迫切需求。柴油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确保柴油机安全、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该技术经过长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船用柴油机结构复杂,潜在故障形式众多,且各种故障之间往往存在多维、复杂的耦合关系:一方面,一种故障可能表现出多种异常征兆形式;另一方面,
提高燃气轮机循环热效率是当前能源动力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燃气轮机燃烧室采用基于布雷顿循环的等压燃烧加热过程,燃烧过程熵变大,极大限制了循环热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旋转爆轰燃烧具有等容燃烧加热的特点,燃烧过程自增压、熵变小、污染物生成量少。燃气轮机采用旋转爆轰燃烧技术,将使其具有等容加热循环的高循环热效率,又兼具体积小、重量轻、单机功率大、振动噪声小等固有优势。目前关于燃气轮机旋转爆轰燃烧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旋转爆轰燃烧室特性参数的系统性研究以及旋转爆轰燃气轮机循环理论研究均不完善。因此,进一步开展旋转爆
为了提升工程机械产品的舒适性,需要设计与进排气噪声频谱相匹配、性能优良的消声器对进排气噪声进行控制。消声器产品研发一般分为概念阶段、设计阶段、制造阶段、测试阶段以及量产阶段。为了提高研发效率、降低制造测试成本,数值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研发过程中。在概念阶段中消声器产品外观、内部结构的选型将受安装空间和产品成本的限制,因此需要数值方法能够高效地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筛选。相较于其它数值方法,有限元方法具有能
稀燃技术是实现船舶天然气发动机高效率和低排放的有效技术路径,但过稀混合气不完全燃烧或失火导致的循环变动,成为制约发动机稀燃边界扩展和性能提升的主要障碍。如果燃烧循环变动被消除,在消耗相同燃料的情况下发动机输出更高的功率,因此对燃烧循环变动特征辨识、预测和控制一直是内燃机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与基于小波模变换最大值多重分形分析方法,对火花点火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循环波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辨识。
  首先,利用经典统计分析方法与三维CFD仿真,研究了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
气液两相流分流分配问题是目前两相流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广泛出现于石油化工、热能动力和其他生产生活领域,其在流动过程中会出现相分离等引起的分配不均现象,导致生产能效降低、产品误差和设备故障等问题,因此将两相流均匀分配到若干支路中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两相流的分流分配受流型流态、各相流动速度以及主管干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对各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可充分掌握两相流等干度分配特性。
  本文针对两相流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域分割原理的气液两相流等干度分配方法,按照时域分割法原理,设计了一种单入口双出口的转轮分配
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是一种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在燃煤电站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活性焦再生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采用热力再生能量消耗较大,而在燃煤电站采用较低品位的热源——烟气及中低压蒸汽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方法。本文以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提出分别从二级省煤器前、低温过热器前以及低温再热器前抽烟气,分别返回空预器以及炉膛冷灰斗共6种方案,其中从二级省煤器前抽烟气在低负荷下辅以4号抽汽并返回除氧器。依据烟气抽取点设计了3种再生塔加热段,校核高中低负荷下再生塔出口烟温汽温,并在各负荷下对各方案进行锅炉整体热
离心风机是燃煤电站中重要的辅机,在燃煤电站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离心风机,并校核离心风机叶轮部件,对保证燃煤电站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定比速下的p-Q曲线和风机相似定律进行离心风机选型。即用户给定设计参数:流量、全压和离心风机转速等,求得设计工况点的定比转速。根据比转速公式,得到模型离心风机定转速下的设计工况点定比转速p-Q曲线。找出该曲线与各类模型离心风机性能曲线的交点,该交点即实际离心风机(经模型离心风机相似变化得到)在设计工况运行时的对应工况点。选出运行在稳定工作区
核能技术在用于生产电力的同时带来的另一个显著缺点就是产生了大量的乏燃料,乏燃料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快速增长。由于其高放射性对环境和社会存在严重危害,乏燃料的后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钠冷快堆由于其利用鈈239作为主燃料,在生产电力同时其燃料裂变反应释放快中子能够将铀238吸收并形成铀239实现核燃料的快速增殖,可以显著提升核燃料利用率来防止核资源的枯竭,从而对保护环境起到重要作用。钠冷快堆其功率密度较高,为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事故余热排除期间其自然循环条件下的传热和流动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革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将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中引入储热装置从时间和空间上解决了太阳能不稳定性与燃煤发电侧连续稳定发电的不平衡关系,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加快能源改革的步伐。本文在太阳能辅助某350MW燃煤发电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储热装置,运用EBSILON软件仿真平台,构建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热力系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
  从太阳能发电侧出发,分析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热经济性影响因素及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