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1990-2010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测算与排放特征分析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日趋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各国政府对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始密切关注。由于化石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减少碳排放是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对中国碳排放问题进行广泛研究,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新疆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特征分析为研究主线,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影响因子和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以期为其他省区做类似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1990-2010年来新疆主要能源利用情况进行整理,掌握新疆能源消费的总体状况;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对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总体特征;对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分析能源结构、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程度;探讨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针对新疆碳排放现状力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对新疆1990-2010年主要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对新疆能源消费情况与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1990-2010年来总体上新疆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长,煤炭在新疆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在不断波动下降,但仍占绝对优势。2、研究时间序列内新疆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2001-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年,也是新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碳排放量呈现高速发展;全区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而人均碳排放量随着新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长。3、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分解分析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影响因子,得出研究时段内经济发展是新疆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能源消费强度对新疆碳排放表现出明显的负效应,抑制了新疆的碳排放。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增长表现为微弱负效应,贡献率小;人口增长对碳排放量增长的推动力逐渐减弱。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与产业结构和各产业能耗强度等因素相关,其中第二产业能耗强度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是影响能源消费强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4、论文结合脱钩理论初步探讨了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脱钩程度。1990年以来新疆GDP增速高于碳排放的增速,使得大部分年份表现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弱脱钩状态。新疆经济增长尚未实现与碳排放脱钩,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稳中有变。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
这里所说的“狱中意见”,是指牺牲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两座监狱的共产党员们,通过脱险同志向党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总结历史经验,仰望黎明的曙光,寄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使得生态脆弱的贫困农村地区日益成为政府关注、学术研究的热点区域。盐池县地处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产方式以畜
目前,世界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浪潮。《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1年的中国内地城市化率已达到了51.3%,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关键
本文利用2010年采自博州中东部地区9个采样点的雪岭云杉树芯标本,建立树轮宽度变化的年表。通过分析年表和历史记录气候的相关程度,发现位于森林中下部林缘的小海子(XHZ)标准化树
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防治地质灾害,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必须对地质环境进行科学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为了有效掌握和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就
城市广场是整个城市居民生活、交往、休闲的主要场所,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高品质的城市广场逐渐成
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是高速公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建设良好的中央绿化带不仅可以起到隔离相向车流、保持畅通,防止对向车流产生眩光;还可以对高速公路的整体绿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