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目前公认的主要病因。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研究中,DNA甲基化作为新兴学科受到广泛关注。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被认为是导致抑癌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p16基因CpG岛甲基化在多种原发性肿瘤中是高发生事件,与宫颈癌变密切相关。p16基因CpG岛甲基化与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变中是否有交互作用尚存在争议。对多数肿瘤的研究显示p16基因CpG岛高甲基化,其蛋白表达降低,但研究发现p16蛋白在宫颈癌中呈现异常高表达。关于p16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目前报道存在分歧,需进一步研究发现。DNMT1是DNA甲基化过程的关键酶,其功能紊乱可引起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DNMT1在多种肿瘤中呈现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关系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p16基因CpG岛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DNMT1、HPV16及上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5月在太原市妇幼保健中心就诊的宫颈炎症患者53例,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105例(其中CINⅠ52例,CINⅡ/Ⅲ53例)和山西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新发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卫生及生殖因素等相关资料。采取研究对象的新鲜宫颈组织。用多重PCR法检测HPV16感染状况;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p16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16蛋白和DNMT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法检测HPV16 E2mRNA及E6mRNA、p16mRNA和DNMT1mRNA水平。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用相加模型和RERI、AP、S等指数分别进行交互效应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测量。结果(1) HPV16感染率在CINⅠ组(71.2%)、CINⅡ/Ⅲ组(71.7%)和宫颈癌组(81.3%)均高于宫颈炎组(4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PV16 E2mRNA和E6mRNA表达宫颈癌组、CINⅡ/Ⅲ组均高于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在CINⅠ组和宫颈炎组间的统计学差异。(2) DNMT1表达水平在CINⅠ组(1.328±0.379), CINⅡ/Ⅲ组(1.840±0.369),宫颈癌组(2.275±0.553)均高于宫颈炎组(0.908±0.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NMT1mRNA表达在CINⅡ/Ⅲ组和宫颈癌组均高于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DNMT1mRNA表达在CINⅠ组和宫颈炎组的统计学差异。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DNMT1蛋白和mRNA表达均逐渐升高。(3) p16CpG岛甲基化率在CINⅠ组(13.5%)、CINⅡ/Ⅲ组(17.0%)和宫颈癌组(32.5%)均高于宫颈炎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6蛋白表达在CINⅠ组(1.364±0.385),CINⅡ/Ⅲ组(1.901±0.444)和宫颈癌组(2.228±0.578)均高于宫颈炎组(0.679±0.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434,P﹤0.001)。p16mRNA表达在宫颈癌组高于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CINⅠ组、CINⅡ/Ⅲ组和宫颈炎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p16CpG岛甲基化率、p16蛋白和mRNA表达均逐渐升高。(4)在CINΙ、CINⅡ/Ⅲ和宫颈癌中,p16CpG岛甲基化和HPV16之间、p16蛋白高表达和HPV16之间、DNMT1高表达分别和p16CpG岛甲基化、p16蛋白高表达之间均显示有正相加交互作用。(5)宫颈癌变的多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CINⅠ中,p16蛋白高表达、DNMT1高表达、孕次多和HPV16感染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性生活后清洗阴部和绝经是保护因素;CINⅡ/Ⅲ中,p16CpG岛甲基化、p16蛋白高表达、DNMT1高表达和HPV16感染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经常清洗阴部、性生活后清洗阴部和绝经是保护因素;宫颈癌中,p16CpG岛甲基化、p16蛋白高表达、DNMT1高表达、从事农业生产者、孕次多、有妇科病史和HPV16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性生活后清洗阴部、绝经、和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结论(1) p16 CpG岛甲基化、p16蛋白高表达和p16mRNA高表达均可能增加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危险性;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p16 CpG岛甲基化率、p16蛋白表达和mRNA均逐渐升高。p16CpG岛甲基化和HPV16、p16蛋白高表和HPV16在宫颈癌变过程中均可能存在协同作用。(2)DNMT1高表达及mRNA高表达均可能与宫颈癌变有关;随宫颈病变进展,DNMT1蛋白表达和mRNA均逐渐升高。DNMT1高表达分别和p16CpG岛甲基化、p16蛋白高表达在宫颈癌变过程中均可能存在协同作用。(3)HPV16感染、孕次产次多是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性生活后清洗、绝经是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发生的共同保护因素;从事农业生产者是CINⅠ和宫颈癌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妇科病史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对宫颈癌发生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