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绿洲区葡萄和白杨树干液流动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用水是干旱区水资源消耗的主要方式,随着农业和生态用水供需矛盾日渐加剧,水资源危机成了当下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了解干旱绿洲区主要经济作物葡萄和农田防护林白杨的蒸腾过程对于建立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和推动干旱地区经济及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年敦煌生态水文站树干液流、环境因子、涡度相关和生理指标的实测数据,本文研究了葡萄和白杨生长季树干液流动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分析了两树种夜间液流的差异性,并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基于气象因子的树干液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两树种树干液流均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但白杨液流速率在整个生长季显著高于葡萄且在正午光照最强时出现“午休”现象,另外两树种胸径与蒸腾量之间并不是单一的正相关关系(2)不同天气条件下葡萄液流速率日变化基本表现为晴天高于阴天和雨天。白杨树液流速率虽然在晴天最大,但在阴天和雨天随净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的增加会迅速回升。两树种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之间均存在时滞,在晴天条件下表现为液流峰值滞后于相对湿度,但提前于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和净辐射。(3)葡萄和白杨均存在夜间液流,两树种生长季夜间蒸腾量占日总蒸腾量的比率分别为4.9%±4.4%和14.0%±4.3%。葡萄夜间液流与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的相关性较强,认为葡萄夜间气孔打开使得夜间蒸腾发生,而白杨夜间液流主要起到茎干储水的作用(4)利用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和净辐射这三个气象因子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可以较好的模拟两树种蒸腾量,但相较于实测值存在一定低估,葡萄和白杨日间模拟量分别占实测量的78.9%±10.6%和81.6%±5.0%。本研究综合使用热扩散、涡动相关、微气象观测等先进技术,较全面地掌握了干旱绿洲区葡萄和白杨的蒸腾耗水规律,为指导干旱区农业与生态用水的合理分配、提高该地区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其他文献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进行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国家出台多项文件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互联网+职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等理念。技师学院作为职业教育院校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积极进行相关的教教育实践。本论文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维护”的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从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概念,组建由学校骨干教师、企业专家以及职教专家等多方组成的教材开发团队,完成企业调研
现在各种新型技术和性能更加优秀的算法的出现为使无人驾驶车辆向着无人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未来的智能城市交通规划中,无人驾驶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的压力和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为美好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作为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一部分,路径规划对于我们来说研究意义很大。本文在分析了无人驾驶汽车现状和对现有路径规划算法归纳对比的基础上,选择了一种双重路径规划
聚落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往往围绕聚落进行,农业活动也都是以聚落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当周围的土地开垦达到上限后聚落就会发生迁移,从而形成新的农垦区域,聚落和耕地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分布和演变过程反映了LUCC(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区域环境变化中的重要地位。“一江两河”地区属青藏高原,是西藏历史时期农业开垦活动最剧烈,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其聚落格局演变与耕地变化能够为区域
琼北位于海南省最北部,由海口、琼海、文昌、定安、临高、儋州、澄迈、屯昌八个市县共同构成。近年来,琼北八市县共同组成了区域联合体,成为海南岛旅游新热点,当地的传统村落更是深受外来游客的关注。琼北地区的原住民大都来自不同地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琼北村落受客家、广府、南洋、闽系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具有较高的保护与研究价值。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的老旧建筑已
小公园连接着大民生。作为城市综合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公园绿地不仅是居民日常游憩社交的重要场所,而且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凸显城市风貌和促进绿色可持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采用公平客观的手段评价公园绿地的建设水平,科学合理地展开公园选址,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研究采用人均绿地面积、绿化率等统计指标仅能从宏观上对现状展开评价,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城市精细
为提高两端简支工字钢梁的整体稳定承载力,可在梁跨内的受压翼缘上设置约束侧向位移的弹性或刚性支承,从而形成了侧向支承梁。侧向支承梁常见于有檩屋盖体系中的屋面梁,檩条可视为侧向支承。弹性弯扭屈曲临界弯矩是描述侧向支承梁保持整体稳定的重要参数,因而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被设计标准采纳。对于跨内等间距布置刚性支承的钢梁,我国现行国标GB 50017—2017和GB 50018—2002
1000k V特高压变电构架与传统的220k V、330k V、500k V和750k V等输电塔架相比,高度更高、跨度更大、结构形式更加复杂,具有轻质、高柔、小阻尼、低基频等特点。在强风作用下,构架结构会产生剧烈振动,是典型的风荷载敏感结构,且有关设计规范中未给出此类结构风荷载系数的取值,因此1000k V特高压变电构架的风荷载特性及风致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本文通过高频天平测力风洞试
高放射性废弃物是人类在利用核能时产生的一种副产物,若没有将其及时、妥善地处置,这类废弃物将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目前,深地质处置法是处理这类废弃物最为成熟且可靠的方法。深地质处置法是一种由废物罐、缓冲回填材料和地下围岩体构成的多重屏障体系。其中缓冲回填材料一般由高压实的膨润土-砂(或纯膨润土)砌块拼接而成,是构成多重屏障体系的核心部分。缓冲砌块选用含有大量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的膨润土为主要材料。膨润土
航空航天领域一直是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中国等国家的研究重点,以人造卫星等空间飞行器为代表。外太空环境的极端性和复杂性则对卫星的能源供给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近地卫星用电池多为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等。而在深空探测领域,如近月、近火卫星等,需要长时间无太阳光照射的背光工作,太阳能、锂离子电池往往无法长时间满足深空探测的特殊需求。上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能源持续供给的问题,以美、前苏联为首的
三江源属于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的源头,它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气候及气象条件。开展三江源的土壤侵蚀研究对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提高区域持续发展水平意义重大。基于三江源区内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以及遥感影像等数据,运用RUSLE模型、RWEQ模型和冻融分级评价模型对三江源的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进行模拟,分别估算了三江源水力侵蚀强度分布、风力侵蚀强度分布以及冻融侵蚀强度分布,并依据对应的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