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农业是以经济学及生态学的理论为依据,通过使用现代管理方法、科技成果及以往农业发展中的经验,所构建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借助农业循环经济和现代化科学技术,逐渐取代并取消目前普遍应用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最大限度的利用农业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将资源利用率提升到顶点,尽量降低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使农业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唯有解决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冲突,才可确保环境资源和发展共同进步。武汉市作为当前我国循环农业应用和发展的典型代表,其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典型案例分析法、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等研究手段,对其循环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6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主要对此次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背景情况以及文章的基本框架和思路进行概述;接下来对有关循环农业发展的理论进行阐述,阐述关于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定义、内涵和基本理念等,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了武汉市循环农业模式系统,并进行实证研究,联系武汉实际的循环农业发展情况,细致的分析了其目前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及有代表性的模式;第四部分为了定量评价武汉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水平,论文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估。最后,为该市循环农业今后发展提供建议,并给出了一定的策略和手段,从而在整体对上我国循环农业完备推进机制的建立加以探讨。通过本文研究中可发现,武汉市循环农业具有如下发展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及农业科教资源和技术支撑优势等;劣势表现为: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土地质量降低,人地关系冲突严重、水土流失严峻,较弱的抗灾能力、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系统循环:机会表现为:有经验可以借鉴、农民不断提高的循环农业发展意识、国家政策的支持;威胁表现为:缺少市场需求、尚不完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资金问题。武汉市循环农业发展FAHP评价结果为87.6分,处于良(75~89)等级。也就是该市发展循环农业取得了些许成绩,仍有需要提高之处。为确保其更加持续健康的发展,本文从如下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循环农业试点积极推广、宣传力度提高,进一步加强认识、从实际出发,规划好循环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