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姆是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小说家,他创作的戏剧让“英国人足足笑了一个多世纪”,而小说让毛姆走得更远,在法国、美国、德国等地毛姆的小说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人性的枷锁》、《刀锋》、《月亮和六便士》等长篇小说让毛姆在文学史上享有了一席之地。纵观我国评论界对毛姆作品的评论文章,主要集中在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而对作品的艺术形式的探讨较少,评论界和文学史一般认为毛姆比较注重小说的故事性,而不太注重小说的艺术形式,所使用的语言比较显浅、直白,因而把其归为“二流的作家”的行列。但在阅读毛姆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毛姆小说的魅力很大一部分也来源于毛姆讲故事的独特方式,即是叙述技巧的问题。本文主要在细读毛姆小说的基础上,结合叙事学的一些理论,分析毛姆小说的叙事艺术特点。文章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在第一章里,简要地分析了一下毛姆的生平和其重要小说的一些情况,总结其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为本文的立题提供依据。在第二章里,主要结合文本分析了毛姆小说的叙述视角问题,毛姆的作品主要采用了两种叙述视角,一是传统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如《人性的枷锁》、《面纱》等作品,此种叙述视角主要出现在毛姆小说创作的早期。二是人物视角的叙述视角,这种视角同第一人称视角相似。毛姆很多重要的作品即是使用了人物叙述视角,如《刀锋》、《月亮和六便士》等。第三章则分析了毛姆小说的结构模式,第一节指出毛姆的大部分小说遵循了“单元神话”的叙事模式,在毛姆的小说里,情节大抵遵循着这样一个叙事模式,即从“出发”到“返回”的圆圈,表现为“召唤→启程→历险→归返”的基本框架。第二节分析了毛姆在处理情节采取的主要技巧——反高潮和呼应,毛姆认为小说应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即是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但毛姆喜欢在故事临近高潮的时候宕开一笔,对情节实行冷处理,而造成小说一波三折、跌荡起伏的效果。为了让情节的突转合情合理,在反高潮的基础上,毛姆运用了呼应的小说技巧,让小说成为一个前后呼应,逻辑严密的艺术整体。第三节论述了毛姆小说大多是传统的线性结构,但也对其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开放式的结尾,从而带上了现代小说的一丝气息。第四章分析了毛姆的反讽叙事,主要是从其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这两方面去分析,第一节主要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毛姆小说的言语反讽,而在第二节主要结合叙述视角、叙述者等去分析毛姆小说的情景反讽。结语则对毛姆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总结,认为其具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双重特点,在传承传统叙事艺术特点的基础上,毛姆也勇于开创新的叙事技巧,对小说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毛姆在文学史上地位独特,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