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弹性成像与T1 Mapping成像对慢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分级的评估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rr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胰腺炎是一种胰腺进行性炎症、纤维化并伴有不可逆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但其确诊有赖于术后病理或内镜下穿刺活检检查。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在胰腺疾病诊断方面发展迅速,MR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及T1 mapping在慢性胰腺炎分级方面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MRE及T1 mapping在诊断慢性胰腺炎分级中的诊断价值,并对二者的诊断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方法:依据患者的临床及影像信息收集8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0T MRE、T1 mapping检查(正常35例,轻度30例,中重度16例),由两名分别具有3年和5年腹部影像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于胰腺不同亚区绘制感兴趣区(ROI),测得弹性值、T1弛豫时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弹性值、T1弛豫时间对慢性胰腺炎分级诊断效能。结果:T1弛豫时间(865±220 ms vs 1075±221 ms vs 1350±139 ms)和胰腺弹性值(1.21±0.13 kPa vs 1.50±0.15 kPa vs 1.90±0.16 kPa)在CP不同分级间差异显著(P<0.001)。对于轻度CP的诊断,弹性值(>1.34 kPa)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T1弛豫时间(>908.4 ms)(AUC:0.928 vs 0.751,P=0.011)。对于中/重度CP的诊断,胰腺弹性值(>1.61 kPa)的AUC也显著高于T1弛豫时间(>1131.6 ms)(AUC:0.981 vs 0.910,P=0.033)。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T1弛豫时间和弹性值是轻度C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25,<0.001)。结论:MRE和T1 mapping是一种有效的定量评估慢性胰腺炎分级的无创性方法,MRE略优于T1 mapping。
其他文献
教材难度是评价教材质量的—个重要标尺。2017年颁布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意味着普通高中教学改革进入新阶段,以该课程标准为指导编订的新版地理教材在逐步推广与实施。新版
近年来,随着许多大型跨国企业避税行为的曝光,关于企业避税行为的研究再度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地完善税收
政府采购具有经济调节功能,但政府采购的经济调节功能不能自发实现,采购人和地方政府政府采购主管机关都不会自觉按照经济调节的要求去实施采购和采购监管。《政府采购法》第
人地协调观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线,是地理核心素养的灵魂。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需通过多途径、多模式加以实现,其中运用教材进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本研究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