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愈发凸显,而释放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又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等收入群体概念辨析与分类标准、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算与扩大规模的举措,中等收入群体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基于上述时代背景与研究背景,本文旨从消费视角去研究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特征原因有三:其一,国内外从消费视角进行系统性分析的成果不多;其二,国内外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多;其三,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较多的是基于地区性数据分析,本文拟利用最新公布的全国性数据,更全面、权威及可信。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研究做出了系统完整的综述,随后简述了消费函数理论、消费信贷理论和消费决策理论,这为下文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基础。鉴于此,本文选用了中国家庭金融数据(CHFS2015)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差异,再通过构建OSL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总消费和分项消费的决定性因素,结果发现:(1)从总体消费支出来看,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负债水平、地区和社会保障因素对中等收入群体总体消费支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对总消费支出的影响不显著。(2)从分项消费支出来看,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对各项消费支出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负债水平对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对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和医疗保健消费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地区对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居住消费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政治面貌对衣着消费产生稍弱正向影响,婚姻对交通通信、居住消费、医疗保健和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呈现出较弱正向影响。(4)负债水平对医疗保健消费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年龄对衣着、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和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5)性别对食品、居住、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和医疗保健消费影响均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水平,稳步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相应措施:(1)提高收入水平,为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打下坚实基础;(2)积累文化资本,为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提供升级动力;(3)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各地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水平均衡上升;(4)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稳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预期;(5)完善信贷消费机制,引导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观念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