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vi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结构处于剧烈的变动期,私营经济重新出现,私营企业主阶层兴起并快速成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私营企业主阶层是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的最前端部分,是与原有结构相比异质性最强的部分。如何认识这一阶层的社会属性,如何看待这一阶层的快速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课题,重视和深入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研究,是准确把握社会结构变化和有效应对利益格局调整的重要基础。  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为阶层分化提供了契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治体制的发展是私营企业主阶层产生的宏观社会环境,组织结构的调整、社会流动的形成、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是私营企业主阶层产生的中观社会背景,个人货币财产的积累和自由劳动力的出现是私营企业主阶层产生的微观社会条件。在对私营企业主形成初期社会成分构成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该阶层社会来源的简单模式。私营企业主阶层自产生以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包括萌芽起步期、形成调整期、快速成长期和稳步发展期四个阶段。  对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研究,本文从资本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角度分析了私营企业主阶层与西方国家典型资本家阶级的共性和差异性。接着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私营企业主阶层在阶层、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作了明确的定位:(1)阶层定位:具有形成积极的潜在可能性的新兴阶层;(2)政治定位:社会主义建设者群体;(3)社会定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性群体之一。同时利用“概念组”或“概念群”的方式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该阶层的社会属性具有动态可塑性。  对私营企业主阶层与政府关系的研究,政府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行为选择主要表现为政治安排和组织渗透,私营企业主阶层对政府的政治回应主要表现为参政议政和构建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私营企业主阶层与政府是一种依附式互动的关系模式,形成这一关系模式的内在原因包括:政府主导下的政治变革、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不安全感以及采取了依附性的政治战略。同时,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驱动,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政治参与扩大化的趋势,参与的有效性、公益性、自主性和组织性将逐步提高。  由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外在条件,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存在具有长期性,然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成长的私营经济必然有其发展界限,相应地私营企业主阶层对政治的参与也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在准确把握私营企业主阶层具有双重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其采取“联合和引导”辩证的路径选择,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党际协商民主是协商民主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的运用和体现,在中国的施行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际协商为各项事务的顺利协商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