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EMI直接PCI患者治疗后缺血、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不良事件的情况,探讨使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EMI直接PCI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在2012年02月至2012年08月期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研究,共12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5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给予拜阿司匹灵300mg及氯吡格雷300mg顿服。冠脉造影明确罪犯血管,在导丝或球囊通过病变后于冠脉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0.5mg(10ml),在罪犯血管开通前、后分两次快速注入。然后实验组继以0.12μg/kg/min速率维持滴注36小时;对照组继以0.15μg/kg/min速率维持滴注36小时。两组患者术中按100U/kg给予肝素,术后6小时均开始给予依诺肝素钠(克赛80mg/d)分两次皮下注射。术后48小时后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射血分数,进行分析。观察术后缺血、出血、血小板减少事件等不良事件的情况并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等,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围手术期对照组发生少量出血(TIMI标准)2例,不明显出血9例;实验组不明显出血7例。两组在总出血事件比较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60)。(2)围手术期缺血事件,包括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新发心肌梗死及死亡的比较中,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3)在血小板减少症的比较中,仅对照组发生1例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88)。(4)两组患者给药前后组内血小板计数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359,P=0.390)。(5)住院期间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室射血分数,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8)。结论:(1)使用不同剂量的替罗非班没有直接影响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减少事件的发生率。(2)适当减少替罗非班剂量不增加PCI术后缺血、死亡事件发生率,也没有加重PCI围手术期心功能的恶化程度。(3)适当减少替罗非班剂量可能有减少发生大出血的趋势,但没有减少总出血事件的发生率。(4)适当减少替罗非班剂量对急性STEMI直接PCI治疗的患者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