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农业组织化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新型经济形态的介入给农业组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解决农业组织化发展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各种农业组织化创新模式中,期货农业因其使用期货这一金融工具将新兴金融市场和传统农业市场联系起来的独特属性,为农业组织化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载体。期货农业是近年兴起的,由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在订单农业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规避价格风险和违约风险而探索出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该模式一般采用“农业订单+期货贸易”,将期货市场引入农产品种植、采购、加工、销售等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使涉农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价格作为经营决策参考,更合理地确定产品价格,调整经营策略;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期货市场操作,如套期保值可以利用期货市场抵补现货市场的盈亏,来实现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规避,锁定利润,增加盈利点,扩展营销渠道,提高农业订单的履约率,客观上促进农业组织化的发展。本文从期货农业和农业组织化的相关关系入手,首先介绍了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说明了文章写作的方法和数据来源。通过阐述期货农业和农业组织化的理论基础,分析期货农业如何利用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和规避风险功能;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期货农业功能的实现模式及其与现货市场的关系,证明了期货农业产生并发展的合理性及其作用发挥的科学性;通过阐明农业组织化及其内涵,为制定农业组织化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重点章节中,第一部分通过构建期货农业传导机制模型,详细分析了种植期和销售期期货农业的传导机制,得出期货农业通过农业的生产环节、销售环节、政策环节及期货农业各要素将期货市场功能和农业经济联系起来的结论。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农业组织化的影响要素,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抽象的农业组织化问题具体化,使用AHP对农业组织化进行评价,得出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提出了促进农业组织化发展的一般思路。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期货农业对农业组织化产生作用的传递机制,并反映了农业组织化对期货农业的反向影响。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来证实期货农业对农业组织化的影响及其作用,进一步证明期货农业确实能够促进农业组织化发展。期货农业作为高层次的农业模式,对农业组织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发展农业组织化,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可以通过发展期货农业来实现。本文最后从宏观政策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对如何发展期货农业以促进农业组织化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