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隐匿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信息隐匿技术(Steganography)进行了研究。对信息隐匿的基本概念、研究背景与现状进行了介绍;对隐匿技术的常用术语进行了定义,给出了隐匿技术系统的一个具体分类;针对隐匿技术系统的安全性给出了可能存在的一些攻击类型的描述;同时讨论了数字签名技术与信息隐匿技术之间的关联性,即阈下信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最后,作者提出四个改进的安全隐匿技术方案。在描述各方案的同时对它们各自的安全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证明。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文献[5]中对普通隐匿技术系统不安全性的证明结果,重新建立隐匿技术方案的模型,不再把安全保证集中于嵌入函数的选取上,而是把它扩展到整个隐匿系统。2.针对秘密钥隐匿技术中通信双方事先约定共享密钥这一假设并不是总可以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改进的隐匿技术方案,通信双方能够在秘密通信的开始,安全的生成一个双方共享的秘密密钥。3.借助门限方案的思想,提出一类新的安全隐匿技术方案。即使在传输过程中数据有所丢失,只要接收方能够提取到门限方案中要求的最低数目的嵌入信息,仍然能够成功的进行秘密通信。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网络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光接入网由于具有高带宽、高抗干扰性、高速率和低成本等优势,在现代通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光收发模块由于是完成光电转换的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规模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业务种类层出不穷,用户对无线通信的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单层网络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量高速率的业务需
无线目标安全识别协议广泛应用于现代战争中的目标识别系统。由于存在数据传输差错,异步窜扰和混扰,早期的安全识别协议可靠性,安全性均受到影响。本文的研究背景是基于二次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