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提供司法保障的思考——以衢州市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sx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实体经济的紧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重中之重的银行业,其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问题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做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力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司法保障进行研究,不仅是对当前司法能动场域中司法理念的彰显,更对促进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而对促进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实现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为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民营资本深受后金融危机影响,司法部门在保障经济发展、服务金融改革大局、稳妥处理民间纠纷、推进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先后出台了很多文件意见。位于浙江西部的衢州,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政策形势及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业面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高位运行的态势,对衢州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衢州市法院审理的金融类纠纷案件数量虽无大幅增长,但诉讼标的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加快推进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成为司法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人有幸参与了由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衢州市委政法委、衢州市银监局、衢州市法学会和衢州市银行业协会组成的对加快推进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司法保障的课题组的调查研究,调查过程中采集的资料成为本文的写作基础材料。在论文成稿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抽象分析、文献综述和实证的研究方法来支持本文的论点。同时,文章还借鉴了部分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参考文献的实证结论来进一步支持本文的观点。  本文重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对研究背景、意义和现状进行阐述,引入话题,为下文展开理论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从不良资产的一般理论入手,联系司法能动理论与实践,重点对能动司法理论在金融现实层面的回应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着重实证分析,在分析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法律缺位现象后,以浙江省衢州市银行业不良资产为范本,采用图表结合的方式,分析不良资产的现状和特征。第四部分,以衢州市法院审理的金融类案件为例,重点分析涉银行不良债权案件发生原因。第五部分,全面阐释金融债权在司法保障层面的现实难点:保护金融债权与维护企业生存发展取舍难;加快金融不良债权核销与平等保护普通债权平衡难;金融创新与立法滞后冲突问题解决难;审判与执行效率提高难;刑民交织问题处理难;实体与法律问题审理难和抵押物变现处置难等这七个现实困境;第六部分,提出完善金融不良债权司法处置的相关意见建议:坚持差异处置,维护金融债权与保护企业发展并重;内挖审判潜力,依法尽快推进金融不良债权处置;强化破产审判,缓解破产审判效率与加快不良核销的矛盾;厘清裁判思路,保护金融创新与打击金融违法并举和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司法对金融风险的预警和化解能力等相关措施。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