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轨迹呈现拐点趋势及理论分析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itengniha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备受关注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演变趋势做了实证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轨迹已呈现拐点趋势,并对出现拐点趋势的原因做了理论分析。第一章主要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二章详细阐述了库兹涅茨“倒U假说”、刘易斯拐点和邓小平“先富共富”等有关收入差距演变轨迹的经典理论。第三章证明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轨迹已经呈现拐点趋势。本章利用基尼系数、收入比值和图表分析等多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地区间、城乡间和城镇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做了分析,确定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轨迹已经呈现拐点趋势。进而从收入来源角度分析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变化原因,发现工资性收入是主导收入差距变化轨迹的重要因素。第四章解释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轨迹呈现拐点趋势的原因,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演变轨迹符合库兹涅茨、刘易斯的描述和邓小平的预期,或者也可以说,库兹涅茨“倒U假说”、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和邓小平的“先富共富”理论揭示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演变的一般规律。库兹涅茨“倒U假说”描述了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人口结构的变迁,进而引起收入差距的缩小,同时,社会保障可以改善福利水平,科技进步有利于提升就业层次;刘易斯拐点主要描述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在长期可以缩小整体和城乡内部的收入差距,同时对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也有很好的解释力;邓小平“先富共富”理论则是从非均衡发展的角度阐述在我国制度和政策引导下必然实现收入差距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是,上述三个经典理论与我国现实情况也有不符合之处,库兹涅茨“倒U假说”没有涉及更微观的如地区间、城乡间收入差距的状况,刘易斯拐点默认了市场的扩大足以吸纳我国庞大的剩余劳动力以及忽视了社会保障等政策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先富共富”理论中描述的公有制经济占主体还有待进一步落实。第五章提出了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包括:(1)高度重视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加快建立完善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创新城镇发展模式,以“三化”协调实现科学发展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3)进一步巩固区域协调发展成果,逐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4)创新国有企业经营模式,提高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规范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等。
其他文献
今年3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意大利,面对意众议长“当选中国国家主席,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发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答得斩钉截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无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与生动写照。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党员干部的谆谆教导与殷切希望,即为官从政必须处理好“无我”与“有我”的关系,时刻持有“无我”的清醒清白,同时坚守“有我”的责任与担当。  当
期刊
应用超强窄脉冲电场在整个反应器内形成的强烈流光放电,在常压条件下使N2,H2发生电离、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自由原子、离子、自由基等,形成非平衡等离子体,在定向化学合成反应模型的控
近年来,公共景区的“涨价”与“免费”之争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于公共景区免费开放的各类研究也日渐深入。现实中既有成功的典范,也有失败的教训。公共景区免费开放的可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