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得以走进大学校园。高校校园是教师教书育人、传播真理之所,也是学生塑造品格、培养个性之地,更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百年大计的最终环节。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对于学生形成共同的“大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校园不同于居住区以及城市公园,它是多种功能叠加的复合体,不能只考虑居住功能、休憩功能或者单纯的教学功能,因为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担,因此,校园景观也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景观,除了为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外,还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挖掘、重视交流空间的创造以及自身个性的塑造。本文选取东南大学九龙湖新校区、四牌楼老校区和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新校区、随园老校区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新校区、汉中门老校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结合CAD以及GIS等空间分析软件,从斑块、类型、景观三个级别上选取了不同的景观指数对新老校区的景观空间格局以及绿地空间布局特征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把南京三所典型高校的校园景观划分为5种一级景观斑块类型和相应的8种二级景观斑块类型,分别绘制了三所高校6个校区的斑块类型分布图。2、对6个校区进行了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揭示了各高校的景观格局与绿地空间布局特征,并对各个校区进行纵横向的比较,诊断出各校区景观格局与绿地空间中存在的不足。3、从景观格局与绿地空间布局两个方面,对三所典型高校的6个校区提出了优化建议。4、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今后高校校园建设中的景观格局与绿地空间布局提出了构建方法,并就校园景观建设的理想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今后高校校园景观格局与绿地空间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