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级电气石表面包覆ZnO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172104)——电气石的自发极化机理及其环境净化研究中的一部分。自2002年至2005年的三年的工作中,作者在广泛分析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电气石的电磁学性能,将ZnO包覆于微米级镁电气石表面,提高了电气石的电磁学性能。通过对电气石晶体的压电效应测试、微米级电气石粉体表面电位研究以及无机材料包覆原理的分析,包覆反应的正交实验,包覆粉体的表征及相关物性测试(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谱(XPS)、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SEM)、电磁屏蔽性能测试、吸波性能参数测定等),对比测定了镁电气石、普通ZnO以及包覆粉体的电磁屏蔽以及吸波性能。论文直观地测试出电气石晶体的压电效应,电气石晶体两端所产生的表面静电压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揭示了微米级电气石粉体表面电性随pH值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由正变负,其中镁电气石的等电点为5.38;依据包覆原理分析以及正交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微米级电气石粉体表面包覆ZnO的实验研究,包覆完全;测试并分析了电气石以及包覆粉体对微波的吸收损耗性能。压电效应测试表明,当电气石晶体达到所能承受最大压力值时,即晶体破碎解体的瞬间,静电压也达到最大,最高静电压范围:7~51mV,均值为18.9mV;晶体柱面上也存在压电效应,其静电压为:5~9 mV,约为两端最强静电压的1/3~1/4。微米级电气石粉体表面电性测试表明:镁电气石的等电点(pHpzc)为5.38,而ZnO前驱体碱式碳酸锌的等电点为pH=7.9±,当溶液pH=6.5~7时,电气石晶体由于表面金属离子解离,带负电荷,而碱式碳酸锌颗粒表面带正电,有利于包覆实验的进行。包覆实验依据静电引力相互吸引机理、化学沉淀机理,采用非均相凝聚法制备ZnO包覆微米级电气石的复合粒子。通过调控包覆反应时溶液体系的pH值、Zn2+的过量系数、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可以使微米级电气石表面包覆一层粒径为78.71nm、厚度约为0.97μm的纳米级ZnO颗粒,包覆完全,无电气石裸露。电磁屏蔽性能测试表明:包覆后粉体的电磁屏蔽和吸波性能均较电气石有明显提高,在1~1.5GHz范围内,屏蔽性能可以达到18.26dB,对微波的介电损耗最高为0.177,四种介电损耗的大小顺序依次为:0≈镁电气石≈锂电气石<ZnO<包覆粉体=0.177。电气石、ZnO不具有吸波性能,包覆粉体具有弱的吸波性能。通过本次研究,进一步拓宽了非金属矿物材料——电气石在环境净化领域的应用范围,尤其在电磁屏蔽和吸波领域的应用。
其他文献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慕课为各大高校所广泛应用。本文在对财务管理课程及其教学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分析我院进行慕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MR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Curve,TIC)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MR动态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
泰国泰族和中国壮族的服饰图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图案通过刺绣、织锦、扎染、蜡染等不同工艺手法装饰在服饰的衣领、袖口等不同部位。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虽然地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