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金融危机、资源约束加剧,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实施科技创新的超前部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虽已逐渐攻克技术难题,迎来全面市场化浪潮,但是发展仍存在较大阻碍,组织化程度低是制约其发展关键因素,具体表现在产业运行成效不佳,企业各自为政,资源分散,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企业合作是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合作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目前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背景的企业合作研究较少,且忽略了产业组织结构对企业合作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考虑组织结构的企业合作研究,根据“产业发展——组织结构——企业合作”这一逻辑思路,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组织结构演变趋势,分析组织结构对企业合作行为的影响,构建企业合作演化博弈模型。综合运用了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系统的和演化的研究思想对企业合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构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水平主成分公式,进行曲线拟合绘制综合效用曲线,确定新能源车产业处于发展期,具备市场拉动、知识存量增加、企业多规模小、互动合作频繁的阶段特征,产业组织由相对单一的链状结构向多主体网状的结构转变。(2)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网络化演变过程,发现无中心式网络组织结构演化趋势,提出网络结构下的企业合作行为具有多样化以及动态性的特征。构建三类不同的合作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企业合作的形成条件并对合作过程仿真。强调企业自身资金实力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明确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导地位。(3)运用实证研究,分析重庆市154家新能源相关企业机构合作关系,构建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网络定量模型,证明当前重庆市新能源汽车组织已经初步显示出网络化发展特征,但网络凝聚程度还是比较低,网络合作关系也不均衡,中心程度仍然较高,呈现出多级结构网络,企业之间存在异质、同质以及混合合作。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引入了源于生物科学的演化博弈理论这一前沿性研究方法;在研究内容上,拓展了宏观产业组织与微观企业合作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为有效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合作,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