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凭借着轻薄、自发光、色域广以及低功耗等优势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备受关注。随着OLEDs商业化程度的加剧,对发光材料的效率、光色、稳定性等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效深蓝光材料的匮乏却成为了OLEDs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激子利用率的荧光材料迅速成为了深蓝光OLEDs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具有新型发光机制的深蓝光荧光OLEDs的制备工艺,并以此为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凭借着轻薄、自发光、色域广以及低功耗等优势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备受关注。随着OLEDs商业化程度的加剧,对发光材料的效率、光色、稳定性等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效深蓝光材料的匮乏却成为了OLEDs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激子利用率的荧光材料迅速成为了深蓝光OLEDs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具有新型发光机制的深蓝光荧光OLEDs的制备工艺,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了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s)的制备工艺。设计合成了两个由叔丁基蒽、二甲基吖啶和咔唑或三苯胺基团组成的新型深蓝光发光材料(Cz-TAn-DMAC和TPA-TAn-DMAC)。基于这两个分子,我们设计了单色OLED的器件,根据实验结果合理的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基于TPA-TAn-DMAC的OLED实现了明亮的深蓝光发射(CIEx,y=0.14,0.18),最大的外量子效率达到4.9%。基于Cz-TAn-DMAC的掺杂OLED(以10 wt%浓度掺杂到主体CBP中)显示出431 nm处的更深蓝的发射(CIEx,y=0.15,0.08),并且外量子效率(4.8%)得到很大的提高。此外,制备了基于TPA-TAn-DMAC的二元荧磷杂化WOLEDs,通过控制磷光主体浓度以及间隔层成分,制备了一系列高发光稳定性、高效率稳定性的暖色调的WOLEDs。这些WOLEDs在超30000cd m-2的亮度下也能保持很高的发光效率以及高的光谱稳定性,在未来的照明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研究了用三甲基硅烷修饰的具有热激子发光机制的深蓝光分子(DSIPPI和CSIPPI)的光物理性质,对基于这两个分子的在荧光OLEDs、磷光OLEDs和WOLEDs器件进行了系统性的工艺探索。基于CSIPPI的非掺杂OLED实现了404 nm(CIEx,y=0.16,0.06)的深蓝光发射,以及优异的最大外量子效率(7.13%)。基于DSIPPI以Cz Si为主体的掺杂器件实现了波长更短的近紫外发光(393 nm;CIEx,y=0.15,0.05),以及7.35%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以这两个分子为磷光的主体材料,分别制备了一系列的绿光、橙光磷光OLEDs,这些OLEDs的外量子效率均超过20%,其中基于双极的主体分子DSIPPI的橙光OLED实现了最大23%的外量子效率以及最大74.1 lm W-1的功率效率。以CSIPPI为非掺蓝光发射层全荧光三元WOLED实现了90的显色指数和高的光谱稳定(CIEx,y=0.30,0.37)的白光发射。研究了以苯并咪唑为核的蓝光发射材料(2DPA-PhBI、2Cz-PhBI、2DPA-BI、2Cz-BI)的光物理性质。基于2Cz-PhBI掺杂浓度为10 wt%的OLED器件表现出1.3 cd A-1的最大电流效率、1.3 lm W-1的最大功率效率、8.1%的最大外量子效率、1477 cd m-2的最大亮度以及403 nm高色纯度的深蓝光发射(CIEx,y=0.16,0.04)。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桥梁建设的快速推进,桥梁装配式设计和施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显现出高效率、少污染等优点,对于桥梁安全方面,设置防撞护栏是保证桥梁上行车安全最有效的措施。因此装配式防撞护栏相对于传统现浇护栏施工具有更好的优越性与应用前景。但装配式构件之间的连接也成为装配式防撞护栏设计施工过程的核心问题。装配式混凝土防撞护栏与桥面板之间的竖向连接件以及各标准段之间的纵向连接件,直接关系到车辆撞击作用下护栏的安
药食同源植物富含酚酸、黄酮类化合物,是开发降尿酸功能健康食品的优质原料。不同药食同源植物经科学配伍,其化学成分能相互影响,不仅能提高生物可及度与生物利用度,还对活性的发挥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目前降尿酸功能植物提取物食品配料常见于单一植物提取物,复合植物提取物加工基础理论较薄弱。本论文首先探究2种高良姜黄酮对黄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机制、交互作用,确立具有强XO抑制(XOI)活性高良姜单提物的质量控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科研和双一流建设经费投入的提高,各高校和科研院的大型仪器设备数量急剧上升,同时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普遍存在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比较低,共享率不高,闲置率高、使用管理缺乏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技术等问题。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进行实时管理成为可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物联网的大型仪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无线通信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5G通信技术成为物联网应用增长的重要赋能工具,其中,无线能量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为海量物联网节点在复杂环境下的能量供给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利用该技术,物联网设备从射频信号中收集能量以延长电源寿命;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
黑启动作为电力系统瘫痪后快速恢复供电的第一环节,成为了近年来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的研究热点。如何又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关键区域内的供电,保护重要负荷,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燃气轮机机组具有启动速度快、辅机设备少、负荷调整能力强等优点。是除水电机组外最佳的黑启动电源,在大部分地区的燃气机组肩负着调峰、应急的作用。然而,目前绝大部分燃机均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实现黑启动功能,其并网协同性差、污染严重、设备利用率
随着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迅猛发展,油品正陆续向化工品转型。煤柴油加氢裂化装置由于富产轻、重石脑油,能为乙烯和芳烃等化工产业提供原料,越来越被重视。但目前煤柴油加氢裂化工艺中吸收稳定系统循环吸收剂过重弱化了吸收效果、低分油经减压阀存在压力能损失以及为保证脱硫化氢塔塔顶气进入吸收脱吸塔使脱硫化氢塔顶压力过高造成分离难度增加。为此,本文开发了一个新分馏工艺。其从脱硫化氢塔上部抽出一股轻质石脑油以替代循环重
延迟焦化装置是重要的直馏渣油热裂解装置,在炼油工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该装置分馏系统能耗高及其产品汽油和柴油混合进下游加氢精制装置的特点,提出了一个主分馏塔提高汽柴油馏分重叠度,吸收稳定系统强化再吸收、弱化预吸收的新分馏工艺。具体措施是:1)停主分馏塔侧线柴油汽提塔和富柴油流程;2)全部产品柴油和汽油做再吸收塔吸收剂,以大幅减少上游吸收塔补充吸收剂即循环稳定汽油的流量,降低吸收稳定系统加
随着电力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高导电/导热铝合金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Mn是存在于商用铝合金中最为广泛的合金化元素之一,但会显著降低铝合金的导电/导热性能,如何在确保Mn有利作用的前提下抑制Mn对导电/导热性能的不利影响,值得关注。本文首先系统研究元素类型对纯Al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机制,并基于元素变质调控含Mn铝合金的组织,优化较佳变质工艺,实现导电性能提升。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合金元素会使纯铝的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有必要推动能源低碳转型与能源革命。综合能源系统是我国电力系统建设与能源变革的重要方式,其通过发挥电、气等多能互补与替代特性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但是相应地增加了系统的调度运行难度。一方面各系统调度主体具有信息保护与自治决策的要求,导致传统的集中式调度方式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系统模型中存在非凸方程,非凸特性使得系统调度及分布式优化问题求解困难。为此
随着建筑结构的不断发展,钢管混凝土结构承载力高和构件截面尺寸小等优势进一步突出,其中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更是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实际工程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牛腿不穿心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并设计相关试验以研究新型节点的力学性能。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试验加载全过程进行模拟,在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得到验证后,进一步探讨不同设计参数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