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易学——周易的思想体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700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学研究的难度主要在于对易的始原很难确定,易学的很多基本内容历代学者只能凭推理等办法去处理,这种情况在孔颖达注疏《周易正义》时就是如此了.比如在解释卦的涵义时,便引用易纬乾凿度的廉洁.孔颖达引用纬书和老庄之学注周易的地方不止一处.现在的学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考论易的一些始原问题,虽然可以提供一些新的说法、观点,但最终仍然是不能定论的.关于研究方法及技术思路,简言之是为了探求知识体例,因为中国的传统历来是较重一统的,而在知识上这种统一却是历史事实,而用来统一的就是一贯的知识体例.这样,我们就需要充分利用到各个传统中国学问中的方法部门,比如说名学方法、字学方法、史学方法、礼学方法、朴学方法、学案方法等等,甚至包括自然物理之学的方法,但归结起来,经学方法是统一的核心与灵魂.因为易学术身就是经学的,这就是研究从性质,方法从类别的原则.即以朴学方法论,首先我们理解为义理对勘集合,通过这种方法的处理使义理本身的情况得到最大程度的确定,而不是推断和猜测.
其他文献
论文旨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正确分析和评价后现代思潮,在此基础之上,借鉴其有价值部分,以避免我国的现代化走过多的弯路。 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两种文化”问题由英国学者斯诺首先提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事关整个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全面、持续发展。本文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大卫·布鲁尔的科学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增长和能源供给的矛盾异常尖锐,《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核电比重从2%提高到5%。计划未来20年新建30座核电站。国家由过去的适度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视,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于马克思著作中出现的“市民社会”一词理解不一。甚至有人对之做了否定性的理解,认为思想成熟后的马克思
此篇论文主要是讨论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内容和基本特点及其现代转型。传统婚姻家庭伦理是建立在男尊女卑和上尊下卑的基础之上的,以家长制为核心。中国的婚姻家庭伦理自1840年
当马克思不满意康德和费希特在“空中飞翔”时,便转向了黑格尔。并且他一度把自我意识哲学当作改变不合理现实的有力武器。当时的马克思认为任何不合理的现实碰到哲学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