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汽车产业会持续增长,但是汽车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最重要问题却是可持续性。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很多问题,离开市场是不可能解决的,但由于汽车生产和消费涉及到能源、环境、安全等大量外部性因素,因此离开正确的政策导向,仅靠消费者和厂商的自发倾向,很难走向可持续发展。 因此,借鉴国际经验,从中长期着眼,制定汽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框架,使大众汽车消费与我国的经济资源环境水平相一致,这是政府和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政府转型对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同时政府的管理也面临着重大的转变,以形成与汽车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 我国步入汽车社会之后车与道路、环境、能源的矛盾也日益尖锐,社会使用环境的容纳程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能否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面对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有一个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科学性的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来实现政府对汽车产业的调控战略。 本文重点强调汽车产业政策是一项公共政策,一项社会政策。政府少用乃至不用行政手段,多用宏观调控、鼓励市场竞争的手段来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汽车产业的宏观调控战略要从生产、消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追求可持续发展。为适应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面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对汽车产业的政府宏观调控战略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通过运用系统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概括介绍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宏观调控战略;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是文章的核心,第三部分论述了我国对汽车产业实施政府宏观调控战略所面临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