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无人机机翼结构损伤分析及减损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ai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超声速无人机作为一种高性能飞行器,在其执行任务过程中飞行速度遍历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以及高超声速,飞行高度跨越连续流区、过渡流区和稀薄流区,而极端的飞行环境所产生的复杂的气动干扰和气动热使得无人机机体结构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损伤,损伤的持续累积可能会导致飞行灾难发生。而机翼翼梁根部作为无人机上的主要承力部件,不仅需要承受飞行器自身的重力,还要承受机翼翼面在高速气流中受到的强烈的气动载荷作用以及复杂的气动干扰、气动热影响,因此翼梁根部作为机翼的关键部件是整个机翼结构中最容易出现疲劳损伤的结构之一。为保证无人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的结构可靠性,并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本文对高超声速无人机机翼关键部件的结构力学模型、损伤模型以及无人机系统运动模型进行了建立和分析,同时建立了机翼关键部件的强度可靠性分析模型;之后,通过分析对损伤影响最大的关键变量,对机翼关键部件的减损控制方法进行探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在美国NASA建立的6自由度通用高超声速无人机模型及气动参数的基础上对机翼关键部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结构力学分析模型,并结合结构材料强度特性,提出基于全概率方法的应力-强度干涉分析模型,对机翼关键部件的结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建立高超声速无人机系统数学模型,并根据结构疲劳累积损伤机理建立可以表征机翼关键部件损伤发展情况的损伤力学模型,同时通过依次分析各个飞行状态量对无人机气动系数、动压的影响以及对机翼关键部件损伤特性的影响,确定对损伤影响程度最大的无人机系统关键变量。然后,基于普通滑模理论设计高超声速无人机纵向和姿态飞行控制器,使无人机状态能够跟踪控制指令,模拟爬升与巡航,同时通过降低任务要求和降低飞行性能两种策略来实现基本的减损控制,探讨减损原理。之后,通过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求系统性能损失与机翼关键部件损伤之间的最佳折衷,通过设计指令约束曲线的方法实现减损控制。最后,分析普通滑模理论在设计控制器中的不足,提出基于快速双幂次趋近律的单向辅助面滑模控制方法,并据此设计了无人机纵向和姿态飞行控制器。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趋近律各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并将机翼关键部件的损伤状态量反馈至趋近律各参数中动态调节控制器对指令的跟踪性能,进而实现机翼关键部件的在线减损控制。
其他文献
在半导体制造和微机电系统领域,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为了实现任意图形的无掩膜加工,课题组之前提出利用倒金字塔微空心阴极放电器阵列,来实现对样品高精度、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后并发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方法 我院实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的101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中有10例患者术后并发脓毒性休克.比较分析这10例患
微驱动器作为MEMS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倍受关注。目前,微驱动器发展的趋势是实现低驱动电压、大驱动位移与快速响应。本文设计的微驱动器,可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感应点火系统、航天器整流罩脱落触发装置、RF微开关、相控阵天线等方面。本文设计微驱动器要求与目的:调节、驱动电压小于等于5V,驱动位移大于等于10μm,并实现快速响应。论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基于压杆屈曲、纵横弯曲、静电驱动等原理及MEMS技术,
学位
相移式横向剪切测量技术是一种实时提取干涉图信息、直接测量波面相位分布的光学测量方法,采用该技术使光学非球面元件的面形测试精度大大提高,并且实现了波面的实时显示。
传统的坐标测量机渐渐不能满足大型工程测量的需求,由于非正交坐标测量机具有便携、易操作、在线测量的特点,近年来针对非正交坐标测量机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一种含有平行关节的非正交式柔性关节式坐标测量机进行研究,围绕测量机的多参数模型和模型参数标定问题而展开。关节式坐标测量机常采用DH(Denavit-Hartenberg)方法进行建模,但当用它来描述平行关节运动时,DH矩阵是病态的。因此文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基于激光冷却与俘获的冷原子干涉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为精密转动测量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相比于传统陀螺,冷原子干涉陀螺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是新一代的惯性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