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镉(cadmium,Cd)是重要的工业和环境毒物,它对人和动物都能产生明显的危害。根据暴露的剂量、途径和持续时间的不同,镉能对多种器官如肺、肝、骨、肾等产生损伤,且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肾脏是镉慢性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镉在肾脏的蓄积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虽然对镉产生的肾损伤有一定了解,但对镉肾毒性的特殊机制却不甚清楚。镉能产生广泛的细胞毒作用,如氧化损伤,干扰钙稳态,破坏Ca2+依赖的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E-cad)等。最近研究表明E-cad可能是镉毒性的一个早期靶部位。镉产生E-cad介导的黏附连接损伤可能是镉肾毒性的一个机制。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Cd对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的影响及其与Cd产生的其它细胞毒作用之间的关系;结合体外实验,给大鼠染镉造成肾损伤模型,去探讨Cd对体内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的影响及其与Cd产生的其它毒作用之间的关系;用钙调蛋白阻断剂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和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异搏定(verapamil,Ver)处理染镉大鼠,研究这两种物质对镉毒性的影响。本研究为深入研究镉毒性的分子机理提供重要资料。 1.Cd对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的影响 采用筛网分离法原代分离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取初生5天左右Wistar大鼠幼鼠雌雄各半,超净工作台内取出肾脏,冰浴上剥离肾被膜,切取肾皮质。在DMEM/F12原液中将肾皮质剪成约1mm3碎块,DMEM/F12原液冲洗两次。用研磨器将其在80目尼龙筛网上研磨,滤下的液体过100目筛网,收集网上的肾小管节段。加入0.2%胰酶2-3ml,37℃于CO2恒温培养箱内间隔振摇30min,加入含15%FBS的培养液终止消化。充分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