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迪斯·华顿是20世纪之交美国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本论文试图从母女关系这一较少为评论家所注意的角度解读华顿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作品:《欢乐之家》、《国家风俗》和《纯真年代》。论文旨在分析三部作品中的母亲形象以及她们对她们的女儿的命运所产生的影响。出身名门的伊迪斯·华顿与相信老纽约社会父权制价值标准的母亲劳莱斯·琼斯之间的母女关系十分紧张。华顿将个人的痛苦经历融入到作品中,创作出一系列希望寻求幸福的女儿们的形象。华顿笔下的母亲都笃信父权制道德规范,在她们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们内化了此类规范,这造成了她们人生的种种不幸。通过母女之间的纽带,父权制代代相传,所创造的女性只能是消费者,是男性欲望的对象,是恪尽职守的女儿、妻子和母亲。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在介绍部分,简略介绍伊迪斯·华顿其人以及论文所讨论的三部小说。第一章关注《欢乐之家》中的巴特夫人这一母亲形象。是巴特夫人的一再灌输,使莉莉相信嫁入豪门是她人生唯一的意义。莉莉·巴特的悲剧命运正是受母亲这种教育的结果。第二章首先探讨《国家风俗》中奎德夫人这一母亲形象。论文更进一步指出从小说主人公昂迪恩·奎德的的野心、一而再的离婚和再婚中,我们可以看到奎德夫人的影子。第三章对比研究《纯真年代》中梅·韦兰、埃伦·奥兰斯卡和曼森·明戈特夫人三位女性形象。梅是母亲听话的女儿。从小成为孤儿的埃伦扮演着反叛的角色。虽然明戈特夫人扮演着埃伦的保护者的角色,然而,明戈特夫人的母性影响具有含混性。论文在结论部分指出伊迪斯·华顿之所以这样在小说中描述母女关系,这与她个人的经历有关。总而言之,在《欢乐之家》、《国家风俗》和《纯真年代》之中,华顿试图探寻父权制对女性的限制。母亲们扮演着父权制话语的捍卫者和代言人的形象,而她们的女儿成为了父权制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