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式在空间介词语义延伸中的作用及其教学启示——以AROUND为例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i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语初义的形成和义项的延伸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意象图式是人的认知作用于客观世界而获得的结构。当客观存在物及与人的某种关系被人感知,一种意象图式形成。人类按此去认知世界而获得了表示该种关系的介词,同时获得了与之对应的词义,即由原型意象图式产生了该介词的原初语义,意象图式间的转换构成图式变体,图式变体在空间域上再产生其他空间义项,空间意象图式又通过隐喻映射(即由具体空间域映射到时间等抽象域上),扩展为一系列用于不同认知域的隐喻义项。总之,意象图式是介词空间语义形成和延伸的源泉,也为介词抽象语义的形成提供了理据。  本研究以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运用意象图式的相关理论,取介词around为例,阐述空间介词原初义项的形成和语义延伸的原理,证明意象图式在语义延伸上所起到的作用。研究较为系统地阐释了空间介词around原初语义的生成理据和语义延伸的自然规律。本研究发现:物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联系,例如,物体A(月球)沿着固定轨道以物体B(地球)为中心进行不间断的圆周运动,人们看到这种关系,便在头脑中形成了圆形路径图式(Circle-path Schema),因而获得了表示该关系的原初语义(空间介词around);人们在观察物体A运动时,这个物体所经过的一部分路径往往还可重现在头脑中,自然产生了圆形路径图式的这一变体——突显部分路径而形成介词around的其他路径图式;当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运动中的物体A时,运动一旦停止,焦点集中在物体中止的瞬间,就产生了路径图式另一变体——关注焦点变化而形成介词around的位置图式。经如此衍变和推理,意象图式变体产生了介词around的其他空间义项,原初语义在空间域上得到不断延伸;意象图式映射到其他抽象域中,介词around的语义衍变为隐喻意义。  介词作为英语中应用最广的词类之一,经常令学习者感到迷惑。本研究在对其进行理论探讨和个案分析,推导了介词around的认知理据,除此,提出了对英语介词教学的两点建议:1)传统的单个介词教学忽视了其原初意义与其他义项间的关系,且不加联系地予以讲授,这种方法往往导致学生机械的掌握一词的单一词义。我们认为与其教会一个介词的不同义项,还不如先唤醒学生脑中与这些词义相对应的心理图式(即意象图式),并使他们有联系地理解所有义项;2)介词介于动词或动词词组与名词间,其意义产生于两者的搭配关系而生成语境意义,因此,介词的特定语义产生于语境中,教学介词必然结合语境来进行。
其他文献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中国体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东北三省市级体校曾经培养出大批优秀运动员,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目前,专业体育系统正在接受新的变化,东北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