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苓桂术甘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qfigh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课题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标准,同时设立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观察来自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期间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治疗的72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6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加味苓桂术甘颗粒治疗,一日一剂,对照组采用护肝片联合脂必妥片口服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血脂(TC、TG)、肝脏超声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判断加味苓桂术甘颗粒的疗效。  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肝功能(ALT、AS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  (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脂(TC、T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自身前后血脂水平比较,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均比较明显,且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4)两组治疗前的超声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检查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5)治疗组36例中,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36例中,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78%。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药加味苓桂术甘颗粒具有改善及恢复肝功能作用,调节血脂,使肝脏形态改善,阻止病情进一步进展,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