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神”说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woy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学意义上的“畅神”说,是产生于道家哲学之上的一种自然审美观。它是以人的精神自由为出发点,在摆脱功利欲求杂念的状态下,以超然的心境去观照自然物的审美原则。在审美观照中,主体与自然内在交融,在自然与艺术中怡悦情性,展畅精神,由此而获得精神的审美享受。 我国在对于自然的审美认识上,除了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美的强调“致用”以外,在先秦时期流行的是“比德”自然审美观,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畅神”自然审美观。由“致用”、“比德”到“畅神”自然审美观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古代的自然审美活动在当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自然审美意识的进一步自觉和成熟,不但积极地推动了当时文艺创作的发展,丰富了六朝美学思想,而且对后世的中国美学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自然审美理论的发展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经历了一个由自在状态到自觉状态的理论发展过程,即经历了实用——宗教崇拜——比德——畅神这一历程,这一历程也是自然山水不断审美化的过程。 (一)“致用”:以实用、宗教崇拜的观点对待自然山水 在原始人那时,美的观念是比较模糊的,先民们以事物是否对人有明显的实用价值作为美的标准。最初成为人们审美对象的自然物,都是与原始生产实践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自然物。狩猎时代的人们以兽皮、兽骨、羽毛等动物“零件”来装饰自己,却满眼不见盛开的鲜花。 以自然宗教的态度来对待自然山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自然山水尚用观的变种,只不过因山水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太大而被神秘化了。 (二)“比德”:以道德的善来比附自然山水 “比德”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自然美观点。所谓“比德”,即审美主体在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把握中,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与人们伦理道德的某种品质相比拟,通过自然人格化,来寻求人与自然山水间内在精神的契合。“比德”审美观从自然山水的形态和特征中,联想到君子的某种人格美,特别注意到自然审美中的人伦精神,这与儒家美学中强烈的伦理色彩是分不开的。 文学艺术中的“比德”最早见于《诗经》和楚辞,它与了周易》的“取象”、《诗经》及楚 辞的“比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中国美学史上,最早从理论上对“比德”进行阐述的是管 仲。晏婴、老子、庄子也有“比德”的言论,不过“比德”自然审美观在儒家言论和著作中少 体现的更为充分,更为多样,更具理论色彩。其中最具代表性首推孔子。 孔子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比德”审美观的出现,标志着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初步建立,形 成了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中一种独特的精神倾向,即注重自然山水审美的人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三)“畅神,,: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自觉和拓展 中国文化对自然山水的认识发展到魏晋,出现了堪称人类自然山水美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人们开始把自然山水当作一个纯粹的美的客体,并在这一美的自然景物中逍遥散怀,陶冶性 情。如果说,“比德”审美观主要在象征意义上来赞美自然山水,而“畅神”审美观则把审美的 目光投向整个大自然,更强调人与自然物之间的情感联系。这无疑扩大了自然的审美范围, 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自然审美理论。 “畅神”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宋时期著名的绘画理论家宗炳的《画山水序》,他认为‘·山水 质有而趣灵”,正是“畅神”的对象二“峰帕芜疑,云林森吵,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 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他在这里描绘的是,人在自然的山水中忘情的游乐,获得了生命的 激情和超然的心境,完全是一种自由与舒展。所以说“畅神”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审美,它所 孕育的是一种审美情调,培育出的是人的审美人格。 二、“畅神”说的美学意蕴 “畅神”审美观的核心是精神愉悦,它更侧重审美主体的审美心境,通过人与自然建立的 精神关系,来达到对自然山水审美的超然境地,登上审美的最高层次,进入自然山水的自由 王国。从宗炳的审美体验和他提出的“畅神”的概念来看,‘·畅神”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 <一)“高情远志,,,“俯仰宇宙,,。 自然审美是人类的最早的审美形态,也是人类审美意识的摇篮。人类审美趣味和能力,正是从自然审美活动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审美者应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志趣,深厚的艺术修养,丰富的审美经验,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性好自然山水。(二)“澄怀味象,,,“应会感神”。审美者深入自然山水,“栖丘饮谷”,通过“身所盘桓,应物”、“澄怀味象”,“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的内心活动上求得同化和融会,物我相亲而相忘,陶冶于自然之中目所绸缪”的审美活动,经过“含道自然往复,使主客之间在生命本源神思浩荡,产生丰富的审美想象。 (三)“物我同化”,“神超理得,,。 山水审美的“物我同化”、“神超理得”,是指审美主体认识和把握客体
其他文献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相对均匀、稳定,上覆盖层保护地下水既不易蒸发也不易遭受污染,因此比地表水耗损小、水质好,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城镇和
目的:了解某院儿科口服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中儿科用药信息的标注情况。方法:收集某院儿科常用的53份口服中成药药品说明书并进行分析。结果:说明书儿童用法用量缺项率为58.49%,
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信息成为所有使用者了解企业环境经营及产品环保状况,并据以进行各种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关注纺织服装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沪
以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考察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和SCL-90对芜湖一所中学16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是甲烷利用的两条有效途径。本论文针对这两条途径,分别设计和制备了Ni/MgO和NiO/γ-Al2O3两种体系的催化剂,采用BET、XRD、TPR、TEM、
宽带数字接收机是新一代雷达信号侦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尽可能靠近射频端的模数转换器(ADC)来实现对信号的宽开监视,再利用数据率转换系统来降低后续数据处理流量并同时
90年代,基于电话语音技术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大量的电话自动应答系统,在银行业称为“电话银行系统”。由于其主要语音的连接应答通过板卡实现,受硬件设备制约,在扩展能力和软件升级
从未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般用大数据来给客户精准画像,去&#39;贴着心&#39;地揣度客户的需求。在汽车消费领域,消费者同样备受&#39;宠爱&#39;,也由于选择面的增大而得了&#39;
<正> 单色显示器是微机最常用的重要输出设备。显示器除了用来显示程序、数据、图形和运算结果之外,能使计算机和操作人员之间进行快速通信,还可通过键盘实现人机对话。没有
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为跨地区的人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讨论问题和协同工作的环境,并产生“你见即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