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载角度下L形、T形钢管混凝土柱静力性能研究

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形和T形钢管混凝土柱具有避免建筑结构中出现棱角,提高室内面积等优点,可用于结构中的角柱和边柱,受到不少研究者和设计人员的青睐。此类试件在服役过程中作为边柱或角柱往往受到双向荷载的作用,因此需要考察不同加载角度的影响。本文对L形、T形钢管混凝土的静力性能展开了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建立了不带肋、带肋、多室L形和T形钢管混凝土短柱在轴压情况下的有限元模型,对收集到的103个试验算例进行计算,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2)进行了大参数范围的804个轴压参数算例的分析,比较了采用欧洲规范EN1994、Wang等设计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结果均具有较大偏差。通过回归分析,提出了具有较高精度并覆盖较大参数范围的不带肋、带肋、多室L形和T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极限承载力和轴压刚度设计公式。(3)本文进行了11个L形钢管混凝土(包括5个带肋、5个多室和一个无肋)试件和11个T形钢管混凝土(包括5个带肋、5个多室和一个无肋)试件的纯弯试验研究,主要考察加载角度和不同截面形式的影响。获得了破坏形态、弯矩-挠度曲线、挠度、应变、抗弯刚度和抗弯承载力。(4)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纯弯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了残余应力和冷弯强化效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行了参数分析,通过在零度抗弯承载力基础上考虑加载角度影响的方法,获得不同加载角度情况下L形和T形钢管混凝土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5)进行16个L形钢管混凝土(包括5个带肋、5个多室和一个无肋)试件和14个T形钢管混凝土(包括5个带肋、5个多室和一个无肋)试件的偏压试验研究,着重研究了加载角度、偏心率和长细比等参数对L形、T形钢管混凝土压弯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荷载-挠度曲线、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和应变分布曲线。(6)建立了考虑残余应力和冷弯强化效应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L形、T形钢管混凝土偏压试件进行模拟,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其他文献
建筑信息模型(BIM)及其采用在2000年代初在许多国家变得很流行。将其引入公共部门建设项目的原因是,政府需要与行业合作,以减少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时间和成本,并提高建筑资产的效率。但是,在建筑行业采用BIM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该领域的大多数研究仅集中于采用BIM的好处和挑战,但是很少有研究调查全球采用BIM对采用新BIM的国家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讨论全球BIM的采用,尤其是英国BIM 2级授权
随地下交通网络越来越复杂化,多数联络通道工程采用冻结法来降低施工对周边线路产生的变形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关于联络通道冻结过程中对上部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尚缺乏,对其认识尚有不足。本文通过采用理论计算、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福州地铁2号线上洋~鼓山站区间冻结联络通道下穿出入段工程进行研究,获得联络通道冻结过程中对上部既有隧道和周边土层的变形影响规律,其
随着我国国家电网的快速发展,大量输电线路在全国各地相继建成。绝缘子作为输电线路上的重要器件被大量使用,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输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绝缘子覆冰导致的绝缘子闪络是绝缘子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绝缘子覆冰检测方法多为设置观察站并通过人工进行观测、通过力学和重量等参数建模并检测、通过二维数字图像分析检测等。运用基于图像序列的建模技术对绝缘子进行三维重建,实现可视化远程展示,是一种新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桥墩施工技术以其施工周期短、工程质量高、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我国桥梁施工技术中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且我国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研究课题已经较为成熟,其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及韧性好,抗震性能佳、经济性好等优点,故本文提出了方钢管约束的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结构,预期其能兼具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特性,具有施工效率高、工程质量好、承载力高、抗震性能佳、简化施工流程及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有望成
部分斜拉桥是在斜拉桥与连续梁桥的应用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桥梁形式,因兼具斜拉桥跨径大、造型美观以及连续梁桥施工便捷、自身刚度大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多跨钢混组合塔样式的部分斜拉桥形式较为新颖,多应用于城市桥梁,其观赏性需求使得施工控制工作需要更细致,且控制项目更为繁琐。多跨环形钢塔部分斜拉桥相比其他单塔或双塔部分斜拉桥,具有桥跨更多,桥塔形式新颖,桥塔线性控制要求更加严格的特点。为了使本项目中的多
斜拉桥是大跨度桥梁的主要桥型,主要由塔柱、主梁、斜拉索组成,是高次超静定结构,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同时,斜拉桥外观造型壮观美丽,斜拉桥的建设也彰显着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水平,审美心态及技术和工艺水平,更反映出时代精神和人类的创造力。本文主要以微山湖特大桥为工程依托,对其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与现场施工控制。旨在探索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方法和其适用的计算理论。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下,CO2的减排尤为迫切。CO2减排技术中,吸附法因其应用条件广、耗能少、操作简单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金属有机骨架MOF(Metal-Organic Frameworks)是近年来新兴的多孔材料,广泛应用于吸附领域。其中,Mg-MOF-74因其具有丰富的暴露金属位点,展现出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纯电动汽车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电池SOC是纯电动汽车行车安全的重要指标,剩余充电时间是纯电动汽车驾驶人员合理安排行车计划以及充电站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参数,本文以纯电动汽车电池数据为研究对象,展开纯电动汽车电池SOC及剩余充电时间预测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纯电动汽车数据分析。本文首先针对本文涉及的数据进行简述,然后对数据集中
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进步,玻璃制品的产能日益增强,然而在玻璃的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引入诸如划痕、疖瘤、夹杂等缺陷,因此开发性能优良的玻璃缺陷检测系统对玻璃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并应用于实际产品检测的一项技术。本文围绕实现机器视觉玻璃缺陷检测与分类的关键技术,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硬件检测平台,对玻璃缺陷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玻璃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延伸和加密,大跨铁路桥梁的建造不可回避。斜拉桥由于跨越能力强、刚度大、造型优美,已成为高速铁路大跨桥梁的首选。此外,斜拉桥由于跨度大,支撑点往往会跨越不同场地,地震动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十分突出,地震在威胁桥梁安全的同时还会诱发显著的行车安全问题,因此开展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大跨度斜拉桥的行车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主跨432m的高速铁路大跨钢桁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TTBS